《生僻字》走红传承文化要走新路
2019-02-01 14:29:00 来源:湖北日报
    □ 卞广春
    “茕茕孑立,沆瀣一气,踽踽独行,醍醐灌顶,绵绵瓜瓞,奉为圭臬,龙行龘龘,犄角旮旯,娉婷袅娜,涕泗滂沱,呶呶不休,不稂不莠……”苏州90后小伙陈柯宇创作的名为《生僻字》的歌曲在网上走红,整首歌曲的歌词几乎使用的全是各种生僻字,网友直呼:“听完歌语文水平大长”。一些中小学老师将学唱《生僻字》布置为家庭作业,不少网友称这首歌带自己温习了忘却多时的语文知识。(1月31日《北京青年报》)
    汉字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落笔成画,一撇一捺是故事,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比其他文字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底蕴。汉字总数大约有10万多个,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字只有三千多个。据悉,《生僻字》这首歌早在2017年11月就创作发表了,爆红源于陈柯宇在抖音上传了自己演唱这首歌的视频。陈柯宇表示,歌曲的创作初衷是帮助学生们记忆“生僻字”,通过歌曲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汉字文化,让生僻字不再生僻。《生僻字》走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生僻字”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本身就不多,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电脑代替纸笔之后,人们对常用字也逐渐忽视,提笔忘字似乎成为普遍现象。生僻字如果总是深藏在字典或古籍书中,自然会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这首歌的爆红,说明了传统文化要焕发新光彩,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与现代生活接轨。把生僻字写成歌曲,使公众边传唱边发现汉字文化的光彩,无疑是个不错的点子,可谓一举多得。
    汉字文化只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一小部分。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着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需要不离不弃、不遗余力,也需要结合新时代,使用新方法,才能步入寻常百姓家,走近我们的新生活。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