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货“险情”催生业界翘楚
2019-02-13 07:38: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姜远海 通讯员 李俊 辜昌玉

    “上月中旬,全自动化的嘉辐达二期工程正式投产,生产的超细玻璃棉直径从过去的7微米降至2微米,可满足船舶、航空等高尖端领域的需求,终于打破外资企业对高端玻璃棉的技术垄断。”2月11日,湖北嘉辐达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雄兴奋地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嘉辐达公司位于襄阳市高新区富康路。厂内,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厂外,10多辆拖车在等待装载公司产品——高档离心玻璃棉。王建雄介绍,正是曾经的缺货“险情”,激发他们成立这家高科技企业,才有了如今在市场上俏销的可喜“行情”。
    王建雄是嘉辐达的重要创始人,10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型厂房建设。2009年,他中标了高新区一单体面积6万平方米的厂房项目,要求半年内完工,合同规定,隔热材料必须用离心玻璃棉。但他很快发现,离心玻璃棉原材料从3000元/吨蹭蹭上涨,很快过万元。公司找到位于北方的长期供应商,发现价格已飙升到1.6万元/吨,还拿不到货。经谈判,最终以高于市场价0.2万元且保证不向排队等货者泄密的情况下,他们才“抢”到货源。
    货源为何如此之紧?王建雄留了心,随即展开大约半年的市场调查。调查发现,当时黄河以南几乎没有离心玻璃棉生产企业;随着节能降耗、减量化增长要求的提高,仅湖北省市场容量年达20万吨;如从北方购买,货源短缺不说,当时每吨运费还高达千元。2010年10月,王建雄决定转行,高起点建一家离心玻璃棉生产企业。
    调研中,他偶尔发现,北方一离心玻璃棉企业总经理在行业威望高,有一套研发高档玻璃棉的理念,但其理念却没有被原企业采纳。王建雄找到这位老总,谈自己的设想、理念,并盛邀加盟,最终打动其参与一起创业。
    嘉辐达于2014年开工建设,2015年8月正式投产。有了这位业界“智囊”加盟,企业拥有了重要的技术和现场管理支撑:嘉辐达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实验室、研究中心与厂房同步建设,每年投入研发经费近千万元,目前拥有专利27项;使用特殊的玻璃渣配比,不再使用化学添加剂,玻璃棉色泽匀称、精度高,厂区无异味、烟尘;严格标准化管理,产品再紧俏,次品绝不出厂;流程精细化管理,每吨产品成本降低300元。
    如今,嘉辐达已发展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离心玻璃棉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出口欧洲、东南亚市场,成了中国保温材料行业的一匹黑马。据悉,嘉辐达2017年的税后利润过亿,并获得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2018年被评为湖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每年,该公司生产的离心玻璃棉产品达10万吨。
    目前,嘉辐达与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中国建筑材料检验认证集团共同参与GB/T17795《建筑绝热用玻璃棉制品》国家标准的编制工作。新国标在多项标准上已达到并超越现行的国际标准,预计在2019年初发布。
    据介绍,嘉辐达作为“银种子”企业,正在接受上市辅导。上月底,该公司同申万宏源证券公司签订上市保荐协议,拟进军资本市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