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目前,我国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网约工”群体已达数千万。但由于新业态的劳动关系较为特殊,导致该群体工伤保险等制度保障不到位。人社部表示,将适时启动《工伤保险条例》的再次修订工作,把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员等新业态从业者纳入工伤保险制度保障当中。(2月18日《南方都市报》)
外卖、快递、网约车等新业态,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与此同时,新业态往往以临时工、劳务派遣等灵活就业为主,导致在劳动保障方面存在一些缺失。大量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并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事故时,对于工伤认定就存在很多争议。一些平台未给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缴纳工伤保险费,当发生意外事故时,相应的治疗报销、伤残赔偿等问题,也往往出现平台“撂挑子”,以不存在雇佣关系为由拒绝承担责任,最终只有寻求司法途径来解决争端。
工伤保险制度是建立在具有稳定劳动关系基础上的,而新业态重新定义了工作和就业,劳动用工去雇主化、劳动关系灵活化特征愈发明显。为解决新业态职工工伤保障问题,首先要对新业态企业的劳动关系予以确认,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明确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灵活就业群体也属于被保障之列。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新型就业形态,从法律层面解决劳动关系的争议,为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托底,保障其享受应有的工伤保障,才能打造公平的用工环境,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促进新业态的健康发展。同时,网约工也要加强法律意识,及时维护自身权益,从“要我参保”转变为“我要参保”,推动网约工社保制度化,才能轻装上阵,更放心地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