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工矿废地变身“城市绿肺”
2019-02-20 07:48: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雷巍巍 通讯员 卫学平 万经煌

    这里曾经寸草不生

    金湖生态园位于大冶市西南郊金湖街道办。方圆13平方公里的金湖街,金、银、铜、铁、钼、硫、硅、方解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长期过度无序开采,让金湖山河容颜失色。50多岁的村民吴方儒印象深刻:过去,大小不一的尾矿库一座连着一座,飞沙走石,寸草不生;一到下雨,河水都是“彩色”的。附近一条界牌港成了臭水港、排污港,“水发黑、发臭,过路人都捂着鼻子。”
    近百家矿山、水泥等“五小”企业聚集,烟囱密布,气味难闻。村民苦不堪言,投诉上访不断。“最多时,堆在办公桌上的投诉信有一尺多高。”大冶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来自该市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高峰时,金湖街拥有矿山2座、冶炼厂8家、配矿厂20余家、尾矿库10余座。

    生态修复如“针尖挑土”

    2016年底,生态复绿工程在金湖拉开大幕。“生态修复如同针尖挑土。”金湖街人大主任李建感叹:该项工程既是技术活,又是艺术活,除了投入费用高,还需要细心和耐心。
    初步测算,金湖生态园土地修复费用约20亿元。钱从哪儿来?关键时候,劲牌有限公司总裁吴少勋站了出来,提出捐资10亿元。
    最难的是尾矿砂处理。李建介绍,尾矿砂是采矿产生的废弃物,日积月累堆成小山。其中一处体积庞大的“巨无霸”,高6米多,占地面积约250亩,尾矿砂多达10万立方米。尾矿砂极易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转运又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施工部门请来北京环保专家,商量处置对策:就地消化尾矿砂,夯实覆土,栽树植草。随后,排水、防渗、覆土、生物化学、植被及监测等修复工程次第展开。据介绍,仅覆盖客土就厚达1米。
    目前,生态园征地600余亩,土壤治理200多亩,尾矿库修复300余亩,栽植樱花、桂花、银杏、红枫、茶花、紫薇等乔木1万多株。

    小鱼小虾又回来了

    2月1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站在高处远眺,金湖生态园雏形显现:河流蜿蜒,沿岸植绿,满目葱茏。“做梦都没想到,环境还可以这么美。”如今,石花村村民吴细华喜欢漫步绿道。最近,他惊喜地发现,多年未见的小鱼小虾又回来了。
    生态治理与美化乡村同步推进。在八角垴村柯家坳湾,门口塘修葺一新,围栏古色古香。在村民柯四海家,二层小楼披上了白外衣,蓝色屋顶,与周围绿色景观融为一体。“房屋改造资金,政府补贴了2万多元。”柯四海笑容满面。
    金湖街办改造项目负责人周国栋介绍,金湖街办对柯家坳湾进行整体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立污水收集系统和公共厕所。
    金湖生态园项目规划面积约6.4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在核心区内打造石头咀矿坑片区的城市公园、吴公旦片区的生态园、马四路片区的美丽乡村。城市公园内,规划新建植物园,修复治理尾砂库区、矿坑区等。生态园内,打造特色微观地形生态,建设四季花谷、水上漫游、特色夜游等观光带。“千山照平湖,城在湖波上。”古书里描述的美景,将在金湖生态园变为现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