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环卫工的苦辣酸甜
2019-03-12 07:38: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罗序文 通讯员 董铭 万佳

    2月28日10时许,荆州永发危货码头,“荆长净1号”停靠在趸船旁边,随着碧浪摇曳。陈金胜一个跨步跃上趸船,大声喊道:“船老板,把你的垃圾收一下。”话音刚落,船老板出来,把趸船上垃圾桶的垃圾倒进垃圾袋。陈金胜系好袋口,拎到船边,翻身一跳,轻盈地回到“荆长净1号”。“荆长净1号”是荆州港区第一艘垃圾清运船,船主陈景旭、孙红艳夫妇都是下岗职工,2007年把房子卖了,买了这艘船,干起长江垃圾清运营生。陈金胜是他们聘请的船长。
    12年来,只要天气允许出船,夫妻俩就从建华管材码头起,逆流而上,沿江收取船上垃圾,直到荆州旅游码头止,径流约10公里。从早上忙到下午,再返回,把垃圾提上岸,装上皮卡车,拖到最近的锅底渊垃圾站。如果天气不适出船,夫妻俩就开车顺着沿江码头,挨个上船收。
    夏天,上蒸下煮,驾驶室像蒸笼,甲板晒得烫脚,皮都晒掉几层。冬天,江上寒风刺骨,甲板结冰,溜滑得很,须小心翼翼。“环境苦倒不怕,马路环卫工也很苦,最怕的就是船主不配合,垃圾不好收。”孙红艳说,以前船主环保意识差,听说收垃圾还要钱,使出种种手段刁难。
    有一次,一艘大货船老板将船底清理出来的淤泥当垃圾要他们清走,为避免冲突,夫妻俩一声不吭将沉重的淤泥一袋一袋背到自己船上。还有一次,他们准备上船去收垃圾,船员当着他们的面把垃圾丢进长江,然后砰的一声把门关上,夫妻俩只好把垃圾打捞上来,开船离开。“有的跟你大吵大闹,有的闭门不见,有的拿斧头威胁……”孙红艳说,收费其实不高,物价局没有具体标准,他们只好按照行规,根据船舶吨位大小来收,几千吨的收100元,几百吨的收50元。“如果不收垃圾,船员就会乱扔,江上到处都是漂浮物。”孙红艳说,长江海事部门会监督我们,搞不好,饭碗保不住。房子都卖了,全部家当都押在这条船上。为了生计,夫妻俩只好忍气吞声,坚持下来,一干就是12年。
    自从国家实施长江大保护以后,船主们环保意识大大增强,收垃圾顺畅多了,夫妻俩终于迎来好时候。
    说话间,陈景旭把船开到荆轮港永顺6588号货船旁边,陈金胜利索地把缆绳系好,纵身一跃就上去了,陈景旭则直接从驾驶室平台跨到船上。陈金胜收走垃圾后,陈景旭坐下来开票登记。每艘船上都有垃圾排放记录本,每收一次都要登记并盖章、开票。
    船主王东芳拿出100元清运费,交给陈景旭。“海事局在船上贴了垃圾清运告示,还会抽查,我们知道不能乱扔垃圾。”王东芳说,船舶每到一个港口都会有人上船收垃圾,这两年长江上干净多了。
    去年底,夫妻俩筹资140万元建了一艘大船,港航局补贴80万元,今年三月就可投入使用。“新船上有卧室,有厨房,再也不用吃馒头榨菜喝开水了。”孙红艳说,今后工作只会越来越顺,生活会越来越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