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馨
“如何通过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让更多人立志当蓝领、愿意当工匠?”在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配厂调检一车间“王涛班”班长王建清呼吁,加快制度落实保障高级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传承。
访企业、问工友、搞调研……过去一年的履职中,王建清发现,随着用工成本的增加,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为降低用工风险,较少招收固定期合同制工人,多使用短期合同工、劳务派遣工、临时工等。“短期合同制工人对企业感情淡,主人翁意识不强,如何培养工匠精神?”
此外,部分企业依然只注重管理岗位,忽视技术技能人才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度。各类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缺乏资金的长效保障机制,导致员工个人成长、成才积极性不高,自我学习意识欠缺。
王建清说,国家去年已出台了相关政策,提高技术工人待遇,鼓励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增强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对劳动者的吸引力。他呼吁,进一步加快政策和制度的落实,保障工匠精神传承: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用工成本,解决企业不敢招纳固定期用工而导致的技能人才断档与工匠培养难题;要搭建利于人才成长的平台和通道,个性化定制员工成长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员工薪酬职级提升、鼓励基层技术技能人才参与企业管理等措施,提升员工的获得感;员工要将学习贯穿到工作全过程,不断提升岗位技术技能水平,助力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