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吕东徽、实习生戴中珣)3月19日,著名画家、湖北省美术院原院长董继宁国画作品捐赠仪式在湖北省档案馆举行。
董继宁向省档案馆捐赠的六尺整张国画《武陵山下红果甜》,是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等主办的《武陵文脉画展》特邀作品,通过写意笔墨、诗意化构图、浓淡相宜的色彩展示了武陵山川的奇秀壮丽,是董继宁国画创作理念和绘画技艺的集中体现。董继宁称,挑选这件作品,因其是湖北山水及恩施少数民族地区题材,满树甜果寓意丰收喜悦和山乡巨变,捐赠给档案馆更有意义。省档案馆馆长黄国雄为董继宁颁发收藏证书。
董继宁1955年生于湖北咸宁,长期从事中国山水画的创作、研究和教学,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作品曾多次获全国大奖,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等机构收藏,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展。
董继宁致力艺术创作的同时,积极回馈社会。他将60年来创作的30余幅精品力作,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他投资近千万元在家乡兴建现代化美术馆,移交地方政府。他将自己任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聘期5年的薪酬100万元,一次性郑重捐赠,用于奖励成绩优异学子。接受采访时,董继宁淡然地说,自己一个六十多岁的人能吃多少、用多少?“把这钱捐出去,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人,意义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