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评论员周磊
企业要想日子好过,就得沉下心来,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一个关口一个关口迈,培育出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优势。
走进海特生物科技园科研楼,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敬畏生命、无畏创新”八个大字。药品研发是一项投入大、收效慢、风险高的工作,公司一位负责人说,“我们有产品已经做了十几年,至今仍处于研发阶段。创新过程中必须保持足够的韧劲和定力。”
记者在企业调研中发现,有不少企业从事的领域很“小”,推出一种新产品很“慢”。12年来,里得电科深耕不停电检修领域,如今公司自主研发的完全不停电作业旁路系统,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一流,还一举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17年里,武汉科林精细化工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在容易被模仿的催化剂行业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像这样在某个领域深耕细作、干出成绩的“隐形冠军”还有不少。
中国是一片创业热土,日均新设企业超过1.8万户,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成长起来?“不随大流,在细分市场上下足功夫”“坚持创新,心无旁骛地走专业化道路”,几位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都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华为用两台万用表加一台示波器在深圳一个“烂棚棚”里起家,30余年来始终对准通信领域这一个“城墙口”冲锋,只有几十人的时候如此,壮大到几百人、几万人的时候依然未曾改变主攻方向。在这个不断“跃迁”的时代,有些企业通过多元经营来不断发展壮大,但主业仍然是中流砥柱;有些企业则专心致志地朝着某个领域、某一方面瞄准进攻,在“高精尖”上下足功夫,同样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就发展趋势而言,互联网、新科技引领潮流,云计算、大数据蓬勃发展,激烈竞争无处不在,你追我赶无时不在。如果只顾着追逐潮流,一哄而上,在同一领域打拼,很难闯出一条生路。“实实在在地、心无旁骛地做一个主业”“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的一席良言,为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提供了“导航仪”,也为奋斗者升级创新意识点亮了“孔明灯”。正如南存辉委员所说,“凡是那些能够跟上时代步伐、坚持创新的企业,日子都蛮好过的”。企业要想日子好过,就得沉下心来,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到极致,一个关口一个关口迈,培育出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优势。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相较于外部环境的压力、营商环境的变化,转型升级的专注力和搏击商海的精气神,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心无旁骛地对准一个城墙口打冲锋,就是要秉持工匠精神,敢于锲而不舍下笨功夫,敢于攻坚克难突破“卡脖子”,最大限度激发创新的巨大潜能,在追逐梦想的征途中不断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