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绿色殡葬 百年墓园再展新颜
2019-04-07 07:35:00 来源:湖北日报
    今年是扁担山公墓推出公益环保葬十周年,迄今已安葬逝者400余位。2009年,扁担山公墓将占地6000平方米的景观区开发成为生态环保葬区,同时推出“流芳苑公益环保葬”,在自愿的前提下与家属签定合同,将骨灰深埋,不保留骨灰,在生态纪念碑上集中镌刻逝者的名字,将园区生态建设和墓葬形式有机结合,既满足了安葬需要,又美化了生态环境。2016年起该项目不收任何费用,每年清明节前集中开展安葬仪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好评。

    坚持科学规划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扁担山公墓到处都是乱坟岗,无上山道路,无绿化,市民祭拜较为不便。九十年代初,扁担山率先在武汉市进行殡葬改革,开始有规划的进行老墓改造工程。在实行殡葬改革的26年中,扁担山严格遵守各级殡葬法规政策,一方面加强墓园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努力发展多样化的墓葬产品,重点探索少占地或不占地的安葬形式,在满足群众安葬需求的同时,引导群众接受和响应殡葬发展的新要求、新理念。在葬式改革中我们遵循以下方针:一是严格限制地葬。在墓穴的小而精上下功夫,将地墓平均占地面积由1997年的2平方米,逐步缩减为现在的0.5平方米左右;二是大力推广节地壁葬。节地壁葬的可安葬量达到3万穴,已安葬量超过2万穴;三是积极提倡绿色生态环保葬。利用墓园景区绿化用地,实行骨灰深埋不留坟头,为扁担山的科学绿色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注重资源节约 大力发展节地葬

    壁葬的占地系数仅为0.2,相当地墓的十分之一,在节约土地资源方面有相当大的优势,同时其建造成本、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价格优势非常明显。上世纪九十年代墓园建设之初,扁担山开始利用墓区围墙建设节地壁葬,全墓园沿着扁担山脚下,经过多年建起全长2公里的壁葬,涉及12个区域,最低价格只需要2000元,其形式有单层式和双层式,有廊式和壁式,材质和设计也在根据市场和群众需要不断变化提升,安葬量居全市之首,节约土地达百亩。

    推动绿色生态 倡导公益环保葬

    扁担山公墓努力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严格限制地葬,开发多种小型艺术墓,控制单墓占地面积和高度,在设计风格和制作工艺上创新提高;二是坚持大力推广壁葬,实现空间立体发展,努力在节地葬式上通过加强艺术设计、加强成本控制、加强宣传引导、加强配套服务,提高性价比和吸引力,从而提升安葬比例;三是坚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提倡生态葬,全力发展树葬、草坪葬、花葬等,从而有效的使用土地资源,实现扁担山墓园的可持续发展。其未来将与时俱进,做生态保护的建设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围绕为民服务宗旨,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保障民众的安葬需求;
    扁担山,东望长江,北眺汉水,南凭龙阳湖,西牵仙女山,天然浑成一座巨大的山水园林。我们的发展目标,是把扁担山建成武汉先民安息的圣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