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远大于“2”
2019-04-11 07:35: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陶忠辉 雷巍巍 通讯员 王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区域融合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均有先例。
    2018年9月,黄石市委成立两个工作专班,分赴武汉市经开区(汉南区),无锡市高新区(新吴区)、苏州市高新区(虎丘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株洲市高新区(天元区)、荆门市高新区·掇刀区等地学习取经。
    黄石市委负责人率市委组织部等多部门深入两区听取意见。省政府办公厅等17个省直相关部门认真研究,鼎力支持。2019年2月,省委常委会研究并正式批复同意黄石开发区·铁山区一体化改革。

    融合发展走向何处

    一体化后,两区该如何融合发展?“优化体制、聚合优势、科学配置、融合发展”16个字概括总体思路,让“1+1”效应远大于“2”。
    统筹发展资源。发挥开发区产业生态好、承载能力强和铁山区区位、自然资源、宜居环境的优势,用好自然、产业、人文等资源要素,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整合机构编制人员力量。“一套班子、四块牌子、融合办公”,领导干部实行交叉任职;实行“多块牌子、一个机构、一套班子”管理架构;整合人员力量,合理调配使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形成发展合力。
    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在区域内实行规划建设独立运行模式,在符合黄石总体规划前提下,实行工业项目自主决策、独立运行机制,商业项目备案机制。
    产业布局更趋完善。整合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工模具、工业文化旅游等产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保障民生福祉。整合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建设管理、日常维护等,依托市级投融资平台,加大水、电、路、气等建设投入,整体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释放强烈改革信号

    城市发展空间受限,一直是掣肘黄石高质量发展的痛点。
    从沿江到环磁湖,再到环大冶湖,近年来,黄石城市版图东拓南扩不断推进。投资200多亿的开发区大冶湖核心区雏形初显,黄石城市发展的“未来之心”正在形成。推进开发区·铁山区一体化发展,将形成铁山区——高新区——开发区——新港园区自西向东贯通黄石的横向中轴开发带,挺起黄石全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城市脊梁。“改革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改革的步伐只会越来越快,向改革要红利,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黄石市委负责人称,在机构改革之年,推出开发区·铁山区一体化发展改革,是释放全面深化改革的强烈信号;坚决杜绝“两张皮”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开发区体制机制优势,提高行政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服务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发展战略,争当鄂东转型发展示范区领头羊。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