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业体强化社交体验 “民俗”个性化标签迎鸡年春节
2017-01-22 09:58:00 来源:

新浪乐居讯(编辑 程孟瑶)临近春节,武汉各大商业体的促销活动已经陆续上线,节日市场依然是各大商业体竞争的主场。近日,乐居小编通过走访武汉市场发现,为了刺激消费者消费,商家使出浑身解数,而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今年的节日市场上,除了打折、送券等传统手段,商业体开始注重其社交属性,用新春主题活动来吸引顾客,比起简单的让市民“买买买”,商家更希望能与市民“互动起来”。

尽管2016年“双十一”电商的销售额再创新高,但随着零售商业消费升级,实体零售店在武汉依然被市场看好。在戴德梁行于日前发布的2016年武汉市场相关报告中,戴德梁行武汉及长沙公司总经理黄广平认为,在互联网技术和消费升级的驱动下,实体与电商逐渐从对抗走向双赢。一方面,线下实体主动与成熟的电商平台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购物渠道;另一方面,传统电商平台开始注重消费体验感,争相布局线下实体店。未来购物中心或许更多地将作为社交体验而非单一获得商品的场所而存在。

而在武汉市场,已经有商业中心“未雨绸缪”,走在了社交体验这一“客户端”的前列,比如地标武汉天地。在其多年的发展历程上,无疑是匠心、用心、有范儿的系列活动造就了它。

2005年瑞安地产取得永清地块重建项目的发展权;

2006年,武汉天地以法国领事馆举办的“THOMARYSE武汉印象画展”为起点,揭开了其神秘面纱;

2007年武汉天地通过商业街展示、保时捷之旅等营销迅速抓住了业界眼球;

2016年,武汉天地迎来了壹方购物中心的开业,Cracking Art 动物来袭展、不朽的梵高艺术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让他被誉为武汉商业的颜值担当,新天地和壹方也成为了武汉高端商业的代表。

2017年,是一向以“慢工出细活儿”著称的瑞安进入武汉第12年,保留了武汉风情风貌、历史文化,同时结合了时尚元素和现代化设施的新天地,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元宵节这些传统节日中,用传统的民艺工匠与新天地透出的“匠心”气质,整个春节期间,在天地营造出一种匠心氛围。

剪纸艺术-窗花剪纸艺术-窗花

手工转糖手工转糖

“传统民间艺人制作花灯骨面和布面,年轻潮流新匠人一涂鸦形式在灯笼纸上作画创作。”据武汉天地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新春活动,武汉天地将以“跨界”为主题,从1月30日(初三)-2月2日(初六)在武汉天地喷泉广场,会有12位传统匠人和时尚匠人同时亮相,以现场体验、互动以及教育传承的方式推崇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匠心态度”。手工中国结编制、剪纸艺术、手工微型风筝、手工转糖、葫芦雕刻画、汉秀楚秀工艺、艺术蛋画、草编工艺、软陶工艺、手工工艺布鞋、手工包、手工铁艺……消费者能够一次性近距离接触到这些传统工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三新解》、《新霸王别姬》、《太极宗师》这些传统戏曲也将一并亮相新年庙会。而在接下来的元宵节和情人节,武汉天地也有为消费者准备惊喜。

在业界看来,轮番上演主题活动似乎是武汉天地独有的特色。除了新天地商业街之外,在2016年新开业的壹方购物中心也是另辟蹊径:在售卖艺术周边的同时,武汉天地干脆将“梵高艺术展”、“法兰西Art之旅”等主题IP直接引入,在为艺术爱好者提供交流场所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艺术体验。今年1月,武汉天地又和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积分共享活动,武汉天地LIVE i·天地会员可以用自己的中国移动积分兑换停车劵、电影票等优惠券,强化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消费者对购物中心的购物体验越来越弱,要做好零售业态的开发,更多的还是需要把商体看做一个提供人际服务、情感体验的场所,在保证人气的基础上,刺激消费者去购买商品。既保证商家利益,也上购物中心吸引了客源。”武汉天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整个新春狂欢之后的武汉天地,也将迎来业态升级,迎接更好的2017年。

根据世邦魏理仕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和2015年武汉的购物中心新增供应分别达99万及80万平米,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及至2016年,虽然全年武汉有4个商业项目投入使用,分别是壹方购物广场、武汉保利广场、泛悦汇昙华林以及万隆广场,共计30.3万平方米,与2015年相比数量减少15个。戴德梁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7年将有11个购物中心入市,如何打造更多的个性化标签,创造属于自己独有的社交属性带来的黏性,避免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则需要这些商业体的运营商深度思考。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