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聪
1月21日闭幕的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关于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预计湖北地区生产总值3.2万亿元。而在日前由湖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通报2016年湖北经济运行情况时,给出了具体数据。
32297.91亿元!湖北2016年GDP总量首次跨入“3万亿俱乐部”,同时在全国再进一位跃居第7,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水平。“过去的一年,湖北在经济下行的压力和特大洪涝灾害的双重考验下,经济增长的含金量进一步提升。这一成绩来之不易,荆楚儿女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十三五’开局答卷。”1月20日,湖北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吴中志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
然而,在骄人成绩的背后,湖北经济仍然存在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乏力、实体经济困难等问题。“在面临较大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湖北经济发展中有利因素正在积累,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变。”吴中志表示,随着新动力的成长,潜力的发挥,改革的推进,创新的加快,新旧支撑力交织在一起,会对冲下行压力,湖北经济增长仍会保持快于全国的基本态势,增长质量有望继续提高。
服务业占GDP44.7%
12年来首超第二产业
湖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2297.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快于全国1.4个百分点。这也是湖北GDP总量首次迈入3万亿大关,并从2010年的第11位跃居第7位,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水平。
湖北省统计局人士介绍,此前,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GDP历史排位最好水平为第8位,有7个年份均为此排名,最早的是1963年,最近的是2015年。
与此同时,湖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9503.88亿元,增长13.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49.22亿元,增长11.8%。“这些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经济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支撑作用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湖北GDP能排在全国第7位,超越的是重工业大省河北。“这在情理之中,非常正常。”吴中志说,湖北与河北的2015年GDP总量差距仅为255.9亿元,而湖北的经济增速要高于河北。
吴中志表示,这得益于湖北经济发展质量更好。从财政总收入情况来看,2015年湖北比河北多657.58亿元;从财政总支出情况来看,2015年湖北财政支出比河北多500亿元;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看,湖北比河北高出2.3个百分点。
此外,湖北在城镇化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方面均要明显强于河北省。不仅如此,湖北建筑业优势更明显,2015年建筑业实现产值比河北多一倍,实现利润总额比河北多2倍。房地产、新开工项目更强,2015年湖北商品房销售面积比河北多389.9万平方米,商品房的销售额比河北多289.78亿元,2016年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额与销售面积亦比河北高。
数据显示,湖北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499.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4375.13亿元,增长7.8%,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2255.46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423.48亿元,增长9.5%。全省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达82.9%。其中,汽车、计算机通信设备、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制造行业分别增长13.9%、11.0%、8.9%、10.0%。四大重点行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达42.0%,拉动增长3.4个百分点。
湖北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10.8:44.5:44.7。其中,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44.7%,比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继2004年以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湖北的经济特点是:工业稳则湖北稳,三产快则湖北快。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湖北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吴中志说。
去产能去库存成效明显
快递业务总量达7.73亿件,增长52.1%;
电力、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增长34.4%,36.3%和27.7%;
商品房销售额达4994.05亿元,增长36.4%,比上年加快17.8个百分点;
直接融资占社会总融资规模的比重达22.1%,较上年同期提升了11.4个百分点……
一组组数据,跑出振奋人心的“上升”曲线。成绩的背后,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推进、去产能力度大、去库存进程快、去杠杆措施实、降成本效果显、补短板步伐快的共同结果。
2016年3月,时任武钢集团董事长的马国强表示,未来武钢在武汉本部的产能将会逐渐减量,从目前的1800万吨,压减至1500万吨甚至1000万吨,也就是说武钢将缩减至少16%的产量。
承诺立竿见影。2016年,湖北压减钢铁产能338万吨、煤炭产能1011万吨。同时,全年平板玻璃产量下降2.3%、有色金属产量下降9.6%。“一年超额完成三年任务。” 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相关负责人评价。
1月15日,《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煤炭去产能决心:两年之内,湖北省内煤炭生产企业将全部关闭,全域退出煤炭生产行业。
“湖北用不用本地煤,对能源供给的影响都不大。”湖北省发改委一位相关负责人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如今多条铁路及海进江煤运通道已基本成型,全省电煤供应可依靠交通优势解决。
去库存主要是指解决楼市库存。2016年,武汉市及时出台限购限贷政策,调控有力,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荆州市引导农民进城购房消化库存的经验在全国交流;咸宁市创新农民“安家贷”、枝江市多措并举去库存等,在全省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
湖北房地产去库存效果明显,2016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达7427.16万平方米,增长18.9%,比上年加快7.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达4994.05亿元,增长36.4%,比上年加快17.8个百分点,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0.5%。
此外,在去杠杆上,2016年1-11月,全省直接融资占社会总融资规模的比重达22.1%,较上年同期提升了11.4个百分点。降成本上,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下降11.2%。补短板上,全省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489.84亿元,增长29.3%,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快于全省投资16.2个百分点。其中,与民生相关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电力、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分别增长34.4%,36.3%和27.7%。
“新动力”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
“2016年,湖北经济运行中最亮眼的部分就是‘四个新’。” 吴中志介绍,湖北新产业加速成长,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574.54亿元,增长13.9%,比上年加快3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新技术加快转化,使得全年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居中部第1位。此外,新增登记备案高新产品1368项,比上年多增615项。全省高新产品销售收入增长13.1%,比上年加快0.5个百分点。新业态新模式爆发式增长、新主体蓬勃发展,这些使得湖北拥有各类市场主体达406.32万户,稳居中部第1位。
然而,可喜的势头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2013年以来,湖北全省经济运行基本保持全年“前低后高、逐季回升”的发展轨迹,而2016年全省全年GDP增幅与前三季度持平,但较上半年回落了0.1个百分点,首次出现全年低于上半年的走势。投资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出口下半年以来增速持续下降。从先行指标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虽与前三季度持平,但四季度工业用电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
“这有些说不过去。”吴中志直言不讳地说,全省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吴中志介绍,2016年,湖北民间投资增速首次出现了断崖式下跌。全年民间投资仅增长2.5%,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2.4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2010年以来湖北实体经济盈利水平不断下降,2016年全省企业盈利虽有所改善,“但利润增长更多依赖的是少数原材料的价格反弹。” 吴中志说。
行之愈难愈往前,改革关头勇者胜。推开2017年的大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从攻坚之年步入深化之年。
湖北省统计局对2017年全省经济走势的总体判断中指出,在面临较大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湖北经济发展中有利因素正在积累,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变。
湖北在国家战略中的份量不断增大,“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湖北自贸区、中部崛起、武汉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等战略的实施,“这些都为湖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中志说。
“综合看湖北经济走势,2017年将是上有压力,下有支撑。”吴中志介绍,随着新动力的成长,潜力的发挥,改革的推进,创新的加快,新旧支撑力交织在一起,会对冲下行压力,湖北经济增长仍会保持快于全国的基本态势,增长质量有望继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