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剧院召开。本报记者 傅坚 摄
长江商报消息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昨日开幕
□本报记者周舜尧李璟刘迅
1月22日,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剧院隆重开幕。会上,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代表中共武汉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回顾了武汉市过去五年来的工作,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也明确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的新要求、新任务。
回顾过去,近五年来,武汉市以年均9.5%的经济增速,实现综合经济实力跨越式发展,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19万亿元。放眼未来,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到2021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左右。
建设现代化大武汉
国家中心城市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建设现代化的大武汉,要打造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创意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中心城市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报告》提出,以招商引资为武汉赶超发展的“一号工程”。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引进大型央企、中国民企50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实施“聚商育商工程”,以发展民营高科技企业为重点,集聚培育一批行业领军型、创新引领型民营企业,建设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
通过实施更加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和措施,建立党委政府招商引资主责机制,建强专责机构,聘请招商大使,强化招商激励,拓宽招商渠道,扩大有效投资,让武汉成为投资者的天堂。
同时,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快大学与城市融合发展,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争创有特色的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武汉超算中心,推动万物互联,打造具有智慧中枢功能的“城市大脑”。
加快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建设全国电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重要枢纽。加快推进机场、高铁站、港口等枢纽建设,在阳逻地区规划建设多式联运核心区,建设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中部门户枢纽机场和国家多式联运枢纽。
建设国际化大武汉
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
规划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是武汉市提升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报告》提出,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以超前理念、世界眼光,打造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
规划将优化武汉长江主轴,重点围绕主城区长江段,集中展示长江文化、生态特色、发展成就和城市文明,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规划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传承楚风汉韵,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同时,加快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构建“1个主城+3个副城+3个新城组群”的城市空间格局。做精做优主城,着力提升商务商业、文化旅游、时尚创意等功能。做大做强光谷、沌口、临空副城,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区域辐射带动等功能。加快建设东部、南部、西部新城组群,着力提升产业集聚、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高水平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加快建设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办好“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和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博览会,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竞争力。对接国际规则和惯例,争取更多领事机构、国际性组织、国际医疗教育等机构落户。
建设生态化大武汉
大力推进“四水共治”
水优势是武汉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武汉市将以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为重点,大力推进“四水共治”,实现系统、科学、依法治水。
《报告》提出,全面推行河长制,完善湖长制。全面提升排水防涝标准和能力。实现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改造城区供水管网,强化水源地保护和供水安全。分类推进“百湖”规划建设升级,延伸两江四岸生态画廊,加快构建全域生态水网,努力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滨水生态绿城。
同时,严格实行环境准入制度,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绿色制造业、生态服务业,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加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强化土地等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此外,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抓好PM2.5污染源整治,基本消除内生型重污染天气。依托六个绿楔,整合农业农村资源,建设一批复合型郊野公园和美丽乡村发展带。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绿化、彩化、亮化、美化”工程,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园林城市。
◎心声
党代表热议长江主轴——
把长江新城
和长江主轴融为一体
本报讯(记者李璟周舜尧刘迅)“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是复兴大武汉的支撑,应该要抓住这个目标来提升武汉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城市品质、城市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武汉市党代表张光清认为,统筹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启动规划建设“长江新城”。
张光清说,纵观国内外知名城市,例如纽约、芝加哥、伦敦、巴黎、上海、广州等,都是以沿海、沿湖或者沿江为主轴,都把城市的核心展示区建立在海边、湖边、河道两边。因此,武汉有绝对的优势和条件把长江两岸打造为世界级的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
“如果把武汉市长江沿岸现有的规划进行整合优化,设立城市核心区,加上和谐的天际线,这就是武汉城市的中轴。”张光清说,这个理念和目标,是体现武汉的城市形象、城市品质、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目标都是要把长江的水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形成亮点,树立武汉市的形象。”武汉市党代表王继连建议,应该把建设长江新城和长江主轴融为一体。
王继连认为,长江武汉段的城市核心地段是武汉长江大桥到长江二桥之间的12公里区域,而天兴洲大桥到白沙洲大桥区域是拓展区。“打造长江新城,应该要把这些区域内的每一个建设项目都当作一件作品来建设好。”
“要把武汉市长江主轴保护好、规划好、管理好。”王继连认为,要强调规划的延续性,不仅需要制定高水平的规划,还可以通过地方立法等手段来保护制定好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