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工商局发布一批2016年度企业信用约束案例,一些企业因未按时报送年报、没有如实填报年报信息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受到多部门的联合惩戒,致使招投标受限、职工贷款无法审批、企业合作受约束等,陷入“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窘境。
未按时报送年报八千万元工程丢了
2016年8月的一天,鄂州梁子湖区某工程公司获悉,该公司参与预算八千万元的项目投标,在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
公司了解到,由于该公司负责年报的职工辞职后,没有其他工作人员跟进按时报送企业年报,该公司被工商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工商部门表示,《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施行已经两年多了,如果企业未按要求报送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将对公司招投标、政府采购、银行贷款等产生很大影响。
事后,该公司通过补报年报,已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但项目还是花落别家。
不仅未按时报送年报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年报如存在弄虚作假,也要承担相同的后果。
荆州市某机床设备有限公司去年底与深圳一家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时,被告知其公司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据此提出终止合同谈判。
经查询,该公司虽然已经上报并公示2015年度年报,但其中资产状况信息均显示为0,企业状态为歇业,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在工商部门下达责令整改书后,也未修改虚假信息。
公司“经营异常”员工房贷审批受阻
2016年7月,霍女士准备在黄石市区购置一套自住房,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看中一处房产。9月份,霍女士满意地签订了认购合同。然而,在等待银行放款的过程中,却被银行告知,其所在的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银行暂不发放贷款。
霍女士经了解得知,她所在的公司因没有按时报送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由于银行征信系统已与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接,失信企业的职工未来收入来源存在不确定性,会影响霍女士的贷款审批。
随后霍女士向公司领导告知了这一情况。在公司移出异常名录后,霍女士的房贷终于批下来了。
据悉,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不仅员工房贷批不下来,股权转让也会受影响。
林先生是黄石市一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近几年由于经营出现一些问题,去年初,市政府决定由市担保集团出资重组,最近公司准备办理股权转让手续,材料提交上去后,被告知公司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经工商人员现场查询,发现该公司没有按时报送2015年度企业年报。
申请财政补助受阻原来被“联合惩戒”
去年11月7日上午,黄石某演艺公司的黄先生冒着大雨来到黄石市工商局信用监管分局,问工作人员小赵:“我们公司不知什么原因无法申请国家财政补助?听说持有国家文化部颁发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就可以申请补助,我在2015年8月办理了营业执照和相应的许可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公司逐步走上正轨,现在正准备申请补助,前几天去有关部门办理手续时,却被告知我公司信用不好,不能申请。”黄先生越说越激动。
随后工商人员查询得知,该企业因未在规定时间内填报2015年度年报,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据介绍,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等38个部门曾联合签署《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对失信的经营主体实行“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措施。
随后几天,该公司在工商人员的帮助下,补交了资料,移出了异常名录。
责编:孙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