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放射”高速主骨架基本形成
2017-02-08 16:18:00 来源:长江网-长江日报

  “十二五”期间,按照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走廊规划,围绕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武汉加快推进交通项目建设。

  目前,“环形+放射”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与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高速铁路共同构成立体路网,至武汉城市圈各城市1小时、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全国大部分城市4—5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武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构建。

  “环形+放射”高速公路主骨架

  让武汉与城市圈时空距离缩至一小时

  据武汉市交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658.7公里,较“十一五”末增长3658公里;等级公路达到15394.3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98.3%。其中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33.5公里,公路网密度为195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十一五”末的122%,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成为全国交通大动脉。

  据悉,“十一五”期间,以阳逻长江公路大桥等为代表的高速公路项目相继建成通车,以武汉为中心,形成一条绕城高速环线,以及武英、汉十、岱黄、汉鄂、武黄、武麻、武荆、青郑、汉宜、京港澳高速、汉蔡、汉洪、武监等13条放射线。武汉至城市圈内城市实现“一小时交通圈”。

  “十二五”期间,武汉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主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以武汉为中心形成“三环十三射”格局,武汉到周边城市圈时间缩短至一小时。一批重要通道、交通枢纽建成通车或正如火如荼建设:汉孝高速机场北连接线建成通车,机场第二通道主线贯通通车;年底前,天河机场三期交通中心主体结构封顶,三期扩建工程加快建设。

  年底前,四环线西段主线贯通,沌口长江公路大桥、四环线南段加快建设,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四环线北段、汉孝大道武汉段开工建设;四环线东段加快推进;武深高速武汉段、硚孝高速武汉段加快建设,武汉至大悟高速公路、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武汉“黄金通道”加紧建设

  西四环线年底实现主线结构贯通

  记者从武汉市交投集团获悉,武汉四环线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全速推进。目前,四环线西段多个重要控制性工程相继完成重大节点目标,西四环上的汉江特大桥本月底实现主桥合龙贯通,目前为亚洲同类型桥梁宽度之最。

  作为武汉四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建成后不仅能确保武汉四环线西段率先通车,同时将与上游数百米远的中法友谊大桥共同撑起武汉西大门环线大动脉,也将进一步完善武汉“环线+射线”路网布局,增强市区过江通道能力,缓解绕城公路与三环线的交通压力,而且将有效衔接新城组群的交通枢纽、物流园区、产业园区,使武汉三镇的集疏运通道联系更为高效。

  记者在蔡甸区后官湖畔看到,四环线后官湖特大桥主体工程已完工,全线跃出水面,仿佛一条巨龙嬉戏湖中。该桥也是西四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内目前最长的跨湖大桥,预计今年底全线贯通。

  西四环线有望在今年年底实现主线结构贯通,明年6月底实现竣工通车。

  武汉市交委介绍,武汉四环线是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重要交通项目,是全省规划“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中重要一环。是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连接六大新城组群的快速通道,位于武汉市外环与三环线之间,途经10个区。全长约145公里,全线高架桥占比90%以上,采用双向8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分为6个新建段及与绕城公路共线段,目前西四环、沌口长江大桥、南四环、北四环、青山长江大桥已开工建设。

  四环线建成后兼具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复合交通通道和武汉都市发展区内连外通和转换的重要通道功能,同时拓展了武汉城市发展空间,成为助力武汉经济腾飞的“黄金通道”。

  关键词

  ◎千亿交通建设基金

  今年9月17日,央企中交集团与武汉共同发起了数额高达1100亿元的“武汉交通建设基金”,这一模式系全国首创,将大大推进武汉交通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中交集团是亚洲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从事港口、码头、航道、公路、桥梁、铁路、隧道、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刚刚公布的“世界500强”中名列第165位,也是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龙头企业。中交集团愿成为武汉综合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合作伙伴,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武汉天河机场交通中心

  今年年底,武汉天河机场交通中心将实现主体工程封顶。据业主武汉市交投集团介绍,该中心规模为27.9万平方米(未包括城铁、地铁站台层),其中,社会车辆停车库16.76万平方米,出租车换乘区5982平方米,客运站3.2万平方米,配套商业设施近5万平方米(含计时休息室、商务会议室等),城铁和地铁换乘大厅1.9万平方米。建成投用后,这里将成为全国唯一集航空、地铁、城铁、公路、公交、出租车及社会车辆等7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大型换乘枢纽。

  ◎大数据分析公路拥堵

  目前,武汉市交委正着手研究“互联网+交通”。今年11月,武汉公路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平台建成投入使用。该平台集路网监测基础设施数据、桥梁监测基础设施数据、交通运行数据、视频图像数据、公路交通突发信息和路网环境信息为一体,进一步加强干线公路网运行监测,全面提高公路运行管理分析和决策能力,提升应急处置的效率和科学性。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高速公路拥堵状况,比如查看进出三环的交通是否拥堵,或是出城道路的拥堵状况,市民通过查看大数据,从而选择走哪条路,发挥交通诱导功能。

  ◎村村通客车

  武汉“十二五”干线公路养护管理顺利通过国家检查,“村村通”任务提前3个月完成,全市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虽然早在2006年武汉所有的行政村就已铺上水泥路,但由于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人口稀少,加上道路通行条件达不到安全标准,至去年底,武汉市1890个行政村中仍有308个未能开通客运班车。

  今年9月,武汉市交委宣布,全市新增通车行政村308个,客运班车通村覆盖率达100%。“村村通客车”初步解决了农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目前东西湖、新洲等城区已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工作,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数读

  15658.7公里

  “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5658.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33.5公里,普通公路15025.2公里。等级公路达到15394.3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到98.3%。全市公路网密度为195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为7.9公里/百平方公里。

  438亿元

  “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8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16亿元,普通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22亿元。全市公路完成客运量7.4亿人次,货运量12.8亿吨。此外,完成公路大中修工程627.4公里,完成危桥改造15座,实施国省干线公路安保工程938公里。

  市民体验

  武汉生意人王刚:

  多条快速通道直达机场

  城市圈市民赶飞机更快捷

  家住汉口香港路的武汉生意人王刚经常自驾前往孝感等城市圈城市出差,或是赶飞机出差谈业务。以前到天河机场只有一条机场高速,从常青路一路上高速经常遭遇堵车,从香港路出发需要40分钟以上才能抵达。这几年,赶飞机的通道逐渐增多。

  2011年汉孝高速公路机场北连接线建成通车后,武昌、青山的市民驾车下了武汉大道,走该通道到机场仅需要15分钟。同时,武汉东北部、孝感以及湖北省西北部地区的车辆直接由此迅速进机场,不用再绕城市中心,比原来节省半个小时。去年,武汉天河机场第二通道全线通车后,王刚驾车从香港路直接上姑嫂树高架,一路畅通无阻,只需20分钟便可抵达天河机场。“赶飞机,心里从此有了底。”

  黄石市民蔡爽:

  武汉向东新增两条高速公路

  “两黄”到武汉提速30分钟

  黄石市民蔡爽每年小长假都会驱车来武汉走亲戚。“以前走武黄高速,经常堵车,到武汉市区需要1个半小时。”

  近年新通车的高速公路改变了这一现状。2012年,汉鄂高速公路通车,与原先已通车的和左高速公路相连组成武鄂高速公路,通车后,武汉与外界联系最快捷的东大门随之打开。“武鄂高速与武黄高速基本平行,此路通车后从黄石到武汉高铁站全程高速直达,武鄂高速也与二环或三环相交,出高速后经环线可快速抵达武昌、汉口,非常方便,‘两黄’到武汉时间至少缩短30分钟。”

  去年,连接黄冈到鄂州的高速公路通车。自此,武汉到黄冈又添一条捷径,从武汉站附近开车至黄冈市区,全程仅需40分钟。“如今,小长假开车走武鄂高速-黄鄂高速是武汉到黄冈市区最快的通道。”

  本版撰文:记者韩玮通讯员何苗吕作武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