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居中部之首
2017-02-23 15:32:00 来源:长江商报

  本报记者 张衡 通讯员 丘剑山

  湖北省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已增至9个,位居中部首位。昨日,记者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同意10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湖北咸宁高新区、黄冈高新区成功晋升。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彭泉表示,去年,湖北省高新区继续保持了稳健增长,特别是7家国家级高新区均以主要指标两位数以上的增幅领跑地方经济发展,体现出了明显的拉动效应和引领作用。

  两高新区晋升“国家队”

  近日,在咸宁高新区和乐门业建设工地,咸宁市举行了2017年“重大项目开工月”活动启动仪式。咸宁高新区作为本次活动主会场,开工项目16个,总投资140亿元。

  咸宁高新区前身为咸宁经济开发区,组建于2006年7月。2015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咸宁高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业等为主导的产业园区。

  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黄冈高新区”)则位于黄冈市新城区,规划面积12.38平方公里,南湖工业园21.58平方公里,纵深拓展区域39.77平方公里。2000年7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5年7月,更名为“湖北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咸宁高新区将清理“僵尸企业”

  2017年,咸宁高新区将着力打造“五大百亿产业集群”,全年新投产、新开工、新签约项目100个以上,新建成厂房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全年力争签约新项目40个以上,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20个,引进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

  此外,咸宁高新区将围绕“满园行动”做好“加减法”,对园区内长期圈占土地、开发程度低的“僵尸企业”和不符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污染高消耗项目进行清理,采取核查清退一批、复建复活一批、租赁嫁接一批等“七个一批”举措,把园区一期、二期23.25平方公里“种满种足”。

  黄石、荆州有望晋升国家级高新区

  目前,湖北省内高新区经济发展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根据湖北省科技厅数据,湖北省27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6年1-6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210亿元,同比增长13.22%。

  其中,国家高新区又是湖北省高新区的龙头。2016年上半年,武汉东湖、襄阳、宜昌等7个国家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498亿元,实现增加值2352亿元,分别占同期湖北省高新区的61.41%、71.12%。

  “今年将加快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增强示范区引领示范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彭泉透露,黄石、荆州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襄阳、宜昌、荆门3家国家级高新区成功获批国家第二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浠水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

  据介绍,当省内高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科技企业则实现了三年翻番,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湖北省科技厅数据显示,去年,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574.54亿元,较上年增长13.9%,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4761.62亿元,增长13%,高于同期工业增速5个百分点。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