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尽办法减轻地铁施工的阵痛
2017-02-24 17:51:00 来源:长江网-长江日报

  □本报评论员杨于泽

  据交管部门近日通报,由于地铁8号线即将施工打围,武昌街道口作为武汉“最大堵点”将雪上加霜。特别是珞狮路高架上下桥四车道将有两车道用于打围施工,珞狮路从此处到洪山区政府段同时进入施工期,工期长达28个月。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街道口可谓武昌地区的交通“咽喉”。如果说武珞路-珞喻路是武昌通往汉口方向的交通大动脉,珞狮路居于武汉东二环中段,则街道口就是“一口不通,万车不畅”,使整个武昌地区交通大受影响。本来就是“首堵”,现在打围施工,通行能力预计至少再降六成以上,这显然不是一件人们可以淡然处之的小事。

  好在相关部门已请专家论证,拿出了应对方案,主要是某些替代方案。比如调整武珞路-珞喻路与珞狮路相交路口交通规则,将附近毛细路确定为疏导车流的单行通道,在相关地段禁止路边停车等。有了这些交通安排,应当可以将地铁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

  虽然有了应对的交通组织方案,但要达到实际的效果并非易事,还需要各方面努力。既然进行地铁实施,要想不影响交通是不可能的,不过可以努力的空间还是有的。交管部门设想周到,但这不等于广大司机可以“依计而行”。比如交管部门建议大家绕道走,建议固然不错,但有多少人“得知”或者遵行就难说了。毛细路可以疏导交通,而如何把车流导向那里,也有待落实。

  地铁施工中的街道口交通绝不是一个孤立现象,它实际上是武汉应对城建“爆发期”交通问题的一个象征。武汉规划地铁线路一二十条,自几年前全面铺开施工以来,原有交通线路、通行能力及其安全性、便捷性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有关部门自有应对方案,另外也呼吁居民忍耐个三五年,人们终究也“过来”了。

  但以城市管理的最高标准衡量,这种城建“爆发期”交通组织还是有很多可以改进与优化的地方。是不是施工期交通就一定要“堵”?是不是施工期路面就要坑坑洼洼?是不是正在建地铁,行人就只能在车流中穿行?市民忍受阵痛,这是没办法,需要呼吁理解支持,但想尽办法让公众的交通体验更好一些,才能对得起这份理解支持。

  这首先需要改变观念,特别是要改变那种建设“爆发期”必须忍受与凑合的想法。地铁要施工,交通组织方案要认真认证,不能靠交警“踏勘”了事。为了将来畅通,不等于现在只能忍耐或凑合。以人民为中心,将管理标准提高些,不把地铁施工当成交通不畅、不便的理由,多想些办法,情况就会大有改观。

  交通组织是一件“细活”,需要管理者强化服务意识,到现场下些“慢功夫”。比如施工打围,不能像现在很多工地周边一样,不设人行通道。建议司机绕行,可以通过短信、电台节目提醒到位。交通标志设置要有“提前量”,要醒目,不能让司机不明就里“误入歧途”。把这些事件做好并不需要多大能力,主要是体谅市民困难,愿意为大家做点服务的工作,说来都是举手之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