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城市复兴 滨江文化成焦点(组图)
2017-03-17 11:04:00 来源:乐居

  乐居讯:初始于美国,诞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中央商务区,历经近百年发展,已然成为一个繁华大城市的最佳代言。它集聚着整个城市最精华的生财力量,地处黄金地段,同时是人才集聚的中心,它以最发达的第三产业为主导,成为一个城市的经济引擎。

  环顾世界上著名的CBD项目,从纽约曼哈顿到伦敦金融城,从东京新宿到巴黎拉德芳斯,从香港中环到上海陆家嘴,每一个,都是一座城市现代化的象征与标志。CBD不仅是城市的功能核心,更是城市经济、科技、文化的密集区,具有最完善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环境,集中了大量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

  中央商务区的兴起,是城市复兴理论的产物。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欧内斯特·伯吉斯在城市结构同心圆理论中首次提出了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概念,即CBD是城市规模效应、集聚效应的综合体现,是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的核心,代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德国汉堡等城市的调查表明CBD对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具有积极作用。在欧美发达国家,从20年代开始至60年代末期,城市空间的第一次复兴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周期。

  在建筑理论上,中央商务区的建设伴随着国际主义建筑风格的崛起,大量玻璃建筑兴起,形成千人一面的建筑表情,冷硬的城市空间促成中产阶级逃离主城区,白天人流如炽晚间门可罗雀的“死城”现象形成。CBD的功能和形态至此发展了本质的变化:在城市空间结构上,中央商务区凝聚了城市最精良的资源,形成空间上的单核结构,这限制了城市的均衡发展。大致在60年代末期,欧美以中央商务区建设为标志的第一次城市复兴结束。

  早在1999年,美国学者麦金利·康维在《未来的巨大城市》中首提“超级城市”概念,即预言在未来30年的世界十大超级城市阵列里,中国将占据两席,分别是武汉与上海。

  在其给予的排序中,武汉名列第二,而上海则位居第四。在被这一“超级城市”猜想照进的10余年间,上海以浦东的陆家嘴中央商务区为发轫,在见证和参与中国经济迅速腾飞同时,也成就自身的国际化都市高度。而曾并肩行进,却落下距离的武汉,在中国经济的下一个十年里,又将以何为资本,完成这场弯道反超?

  时代洪流裹挟机遇滚滚而来。这场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战争,可见的是税收、产业、消费和社会资源的积聚,不可见的是城市产业和功能的升级,这些都成为城市争相打造具有标杆地位的中央商务区的直接诱因。

  “CBD时代”汹涌到来,大幕谁先开启?定调之下,武汉中央商务区应势而生,确定主场。

  武汉CBD打造中部商务地标

  时间倒推至上世纪末,承载著名的“武汉会战”记忆的王家墩机场地块被纳入政府的城市改造和开发视野,提出在机场原址建设“武汉王家墩中央商务区”。自此,这一世界级CBD的构建蓝图拉开序幕。

  第二次城市时间更长、深度更甚,它实现了城市的多核与多中心化

  在如今,一座城市是否能提供诱人的生活氛围、工作机遇、投资环境,文化生活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标准,这也正是这场城市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的原因。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伦敦、芝加哥等许多城市提出第二代城市建设计划,建设CAZ(Central Activity Zone)中央活动区,通过增加文化、休闲、娱乐、居住、教育等功能,土地的混合使用以及步行导向的城市设计使中心区成为7-24(7天、24小时)的活动中心,增加城市活力。第二次复兴集中于中央商务区之外,以滨水空间复兴为核心,以文化为标志,主题性城市综合体全面崛起。

  为什么会集中在滨水空间?

  除了独有的历史传承之外,还因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资源与以时尚商业为背景的城市资源已不足以吸引最高端的居住客,城市复兴所创造的另一种居住形态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以文化为要素中心,滨水区打造既包括硬件,如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音乐厅、大型公共活动空间(如市民广场),还有软件建设,如定期举办艺术展览、文化节和艺术表演,等等。透过各式各样的文化渠道,吸引和鼓励当地群众、外来游客,无论年幼老少参与其中,从而达到去阶层化、去种族化和大众普及化的目的。更重要的,区域融入了居住与商务的功能,包括艺术家以及对文化艺术有趋同效应的高端居住与办公,从而克服单纯商业功能定位在常住人口沉淀上的缺失。

  这是进化版的中央商务区。毕尔巴鄂美术馆、泰晤士河南岸艺术区、塞纳河岸,甚至上海西岸,都成为这种城市空间复兴的典范之作。最值得一书的是泰晤士河南岸艺术区,它位于泰晤士河边,是利用废旧港口码头和古老仓库改造的文化旅游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特色的影院、漂亮的餐厅、纪念品商店,风格迥异的咖啡厅、酒馆和游船,现代化大桥飞架两岸、高速火车穿梭而过。用旧发电厂改造的泰特艺术馆,是专门展示20世纪艺术品的专题艺术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现代艺术藏品的完美结合,成为艺术区的灵魂。艺术区集现代文化、旅游、休闲、商业功能于一体,古老、现代风格交织。世界三大现代艺术展览馆之一的泰特当代美术馆、英国艺术节中心、莎士比亚环球剧场以及英国最知名的两大剧院新维克、老维克次第排开,而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剧院之一—英国国家剧院也坐落在此。南岸艺术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艺术中心、新兴的商务区与富人区、名流集聚之地。

  现在的滨江故事,是武汉。

  瑞安、保利、绿地、万达、复地、世茂等房地产大鳄相继扎堆武汉滨江,正如上海的陆家嘴、黄浦滨江、徐汇滨江,在城市复兴大潮中成为新时代语境下资本的集体选择,不是简单出于对稀缺自然资源的单纯占据,而是这些地方承载着上海的未来。 武汉的未来,同样在滨江。

  长江新城与长江主轴概念推出伊始,就有国内外资本敏锐的嗅出了这里面的机会。武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军评价其中的产业前景,——“更多的世界五百强、中国的顶尖企业在这里生根,成为武汉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是武汉站在世界一流城市的角度做出的超前规划,未来的武汉将处于中国乃至世界城市金字塔尖上”,武汉开发区商务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易山伟对于滨江空间的发展远景给予了高度评价。

  独得二次城市复兴精髓的区域,在汉水之南。这里有“武汉最美的客厅”——琴台文化艺术中心,有凝聚艺术精英、集结智慧灵感、引领时尚潮流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有中部最大、全国第三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随着市政府的世界级片区规划及建设进展的如火如荼之势,更因为区域的稀缺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传承,众多房企大鳄在此聚首,一场群雄竞逐之战愈演愈烈。

  放眼国外,滨水文化区是一种非常具体生命力的城市空间构造模式,因为文化的附加价值与城市溢价的创造,从而快速发展成为城市的焦点与中心。世茂锦绣长江历经11年萃炼,以202万方的体量傲视全城,大城已成。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居两江之交,武汉三镇之中,怀抱2公里超长江岸线,项目一线临江,凭江环视,黄鹤楼举手可邀,晴川阁相伴而应,龟蛇两山镇锁大江,琴台流水倾耳可听。

  这是最好的时代。以文化标志世界,未来中的未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