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产霸权”变奏,话语权易手内地房企?
2017-05-05 09:32:00 来源:长江网

  内地开发商在香港有没有竞争力?目前尚不能得出结论,但看好和不看好的不同声音已经出现。

  观点地产网 一边正斥资20亿港元为几个优质项目升级,一边计划将香港的几个非核心资产转手出售,恒隆正在整合手上的香港商业项目。

  据5月4日市场消息显示,恒隆地产近期正计划出售香港3个非核心区域的屋苑商场,总估值达40亿港元。

  据悉,恒隆地产为此还邀请了多家测量师为其提供建议书,为后面的招标出售做准备,3家商场总估值近40亿港元,其中估值最高的是长沙(楼盘)湾碧海蓝天商场,估值达30亿港元。

  恒隆售铺与内资涌入

  此前恒隆花费20亿港元改善、翻新香港及上海(楼盘)的项目中,显然是没有长沙湾碧海蓝天商场。

  至于其他两个非核心区域的屋苑商场,目前并没有明确消息,不过从恒隆地产官网显示的资料或许可推测一二。

  据恒隆地产官网显示,其在香港的住宅项目有蓝塘道23-29、御峰、滨景园、君临天下、康兰居、浪澄湾、碧海蓝天和君逸山。

  其中,已经被指明会出售商场部分的碧海蓝天位于西南九龙位置,而在西南九龙还有另外两个项目,君临天下和浪澄湾。

  但有分析认为,君临天下为顶级豪宅项目,如此优质的资产应该不会在恒隆出售的名单之上,再结合上述项目的地理位置,另一个可能会是出售的项目应是位于何文田的君逸山。

  就在恒隆意欲出售部分香港资产的同时,内地开发商却在大举进军香港,从港岛到九龙,住宅和商业都取得了不小的收获。

  最近的一则消息是,近日传言称海航集团正洽购丰泰地产旗下观塘观点中心全幢商厦,出价近20亿港元,洽购已近尾声。

  消息指,海航集团有意购入后把部分楼面作旗下新盘示范单位之用。目前双方正在进行尽职审查,物业有望在短期内易手。

  这只是海航在香港进行地产布局的小小一角。事实上,从去年年底开始,海航5个月内在香港启德地区拿下4宗土地。按此前公开数据显示,海航启德区域土地储备达到约3.7万平方米。公司拟将四幅地块作统一规划,联动开发,兴建国际级大型住宅综合项目。

  代表性案例还有今年2月底,内地开发商合景和龙光联手,以158亿港元竞得香港鸭脷洲临海宅地。

  更早之前,恒大以125亿港元收购了湾仔的美国万通大厦,也是内资进入香港的一个标志性案例。

  香港“地产霸权”变奏?

  可以预见,未来将会看见越来越多由内地开发商开发或者管理的住宅、商业项目出现在香港。

  对此,有行业人士就认为,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香港房地产业务逐渐被内房企“占领”,似乎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情。

  这个情况在三四十年前的香港已经上演过一次,只不过,当时是李嘉诚、包玉刚等香港华资接管了老牌的英资大行,进而形成了今天的香港地产格局。

  观点地产新媒体查询之前的资料显示,自英国治理香港之后,逐渐发展形成了四大英资洋行,分别是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和记洋行和会德丰。

  这四大洋行一度“垄断”了香港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但自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英资逐渐从香港撤离,接手的就是靠着勤奋刚刚起家的几位华人资本代表,如李嘉诚、包玉刚。

  其中最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船王包玉刚吃下怡和洋行旗下九龙仓的故事。

  按流传至今的故事版本,九龙仓当时是香港最大的码头,拥有资产18亿港元,其产业包括九龙尖沙咀、新界和香港岛上的一些码头、仓库、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及天星小轮,是香港的一块风水宝地。

  其东家怡和集团因于70年代后期动用大量资本,在香港兴建楼宇用于出租,导致资金流通缓慢,而且利润相当低,于是想出了出售大量债券的办法,但最终使得怡和负债累累,并对九龙仓的占股不到20%。

  因此,李嘉诚和包玉刚先后看上这块“肥肉”,最后以汇丰掌门人沈弼亲自出面斡旋,李嘉诚退出争夺,包玉刚拿下九龙仓而告终。

  在此基础上,包玉刚后来又将会德丰收入囊中,最终发展成今天在香港建有时代广场、海港城等知名物业的集团。

  退出九龙仓的争夺战后,李嘉诚用自己一手建立的长江实业,以“蛇吞象”的姿态获取了另一个老牌英资公司和记洋行,即后来的和记黄埔前身。

  李嘉诚也依靠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两大平台,发展成为华人首富。

  直到今日,除了太古集团依然为英国施怀雅家族控股管理之外,香港地产曾经的英资大行早已被华资入股掌控,而房地产和金融更成为了香港后来的支柱行业。彼时就有著述者,以“地产霸权”四个字来形容房地产行业在香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内地房企的加速发展,规模不断突破,并开始将投资目光放眼海外之后,香港显然也成为了这些内房企眼中的“投资福地”。

  九龙仓副主席周安桥曾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内销售第十名左右开发商一年住宅销售面积,就几乎等同于香港一年的销售规模,因此,香港开发商在内地早已没有竞争力。

  那么,未来内地开发商在香港有没有竞争力?目前尚不能得出结论,但看好和不看好的不同声音已经出现。

  恒隆地产董事长陈启宗前段时间出席股东会时即表示,恒隆与其他本港地产商一样,都不理解中资高价投地的原因。他认为,纯理性的角度来看,中资难以赚取盈利。

  “过去有不少外地企业在香港投地,但成功例子不多,所以中资在港发展成功与否尚需时间验证。”

  中原地产主席施永青则表示,以今天的形势来看,香港发展商基本上没有条件与内地的抗衡。

  施永青认为,不管是从销售规模、管理能力、冒险精神、资金使用情况、生意战略等各方面来看,香港开发商都已经被内房企比下去了。

  “因此,香港的发展商会步英资后尘,变成越来越不敢接新的发展项目,只可以继续持有一些优质物业,继续收点租,有个稳定的租金收入就算了。”施永青这样表态。

责编:孙思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