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居丨住“老虎尾巴”行走北平“绿林”
2018-01-05 21:05:00 来源:人民网

1512547847652055325.png

2_副本.jpg

图丨北京鲁迅博物馆内的雕塑。王昊男摄

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院内西侧,有一座约400平方米的小四合院,青瓦灰墙,树木葱茏,这就是北京鲁迅故居——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鲁迅在北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小,价值可不小。”周恩来总理参观鲁迅故居如此评价。

1_副本.jpg

图丨北京鲁迅故居入口处。王昊男摄

院内方砖铺地,干净整洁。三间北房、三间南房、东西各两小间厢房,一律青灰砖墙,朱红门窗。北房将院子辟为两块,前院有鲁迅手植的丁香,后院是先生自种的榆叶梅、碧桃和青杨。当年,鲁迅一有空闲,便会给这些花卉树木除草浇水。

故居的南屋,是会客室兼藏书室,里面被隔断成一大一小的套间。南屋一进门,迎面叠放着一些黄褐色的木箱。它们叠起来是书架、书柜,拆开来是一只只书箱,既便于搬运又很实用。南屋的里间是个小客房,备有床铺。遇友人来访,谈天过晚,就在这里过夜。

4_副本.jpg

图丨北京鲁迅故居小院。王昊男摄

故居的北房是一家人居住的地方,被隔扇隔成三间。东头一间是鲁迅母亲鲁瑞的住房;北房西头一间,是鲁迅的原配朱安女士的住房。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鲁迅被母亲急召回国,无奈中与朱安成婚。朱安是一位典型的旧式女子,鲁迅尊重她的人格,对她以礼相待,但是没有感情上的交流。鲁迅曾对他的友人说:“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不知道的。”

堂屋的后面接出去一间北京叫做“老虎尾巴”的小房子,是鲁迅先生居住的房间。当时,因为坚定地支持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封建奴化教育,鲁迅被一些人诬蔑为“学匪”,因而自嘲地把“老虎尾巴”称为“绿林书屋”。

“老虎尾巴”的整个面积不足10平方米。北面是两扇大玻璃窗,窗下横放着一张由两条长凳架着两块木板组成的单人床,铺板上只有薄薄的被褥。紧靠东墙是一张极普通的三屉桌,桌上有砚台、金不换毛笔、茶杯、烟缸等物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盏中号煤油灯,蓝色的玻璃底座,白色透明的灯罩。

5_副本.jpg

图丨“老虎尾巴”内的写字台。王昊男摄

在《秋夜》中,鲁迅曾生动地描写过这盏煤油灯:“小飞虫……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就是在这微弱的灯光下,鲁迅先生写下了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小说集《彷徨》的大部分和散文集《野草》等作品。

在西三条胡同居住期间,是鲁迅先生在北京工作最繁忙、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当时的鲁迅一面要与恶势力抗争,一面还要公开出面保护受段祺瑞军阀政府迫害的学生。南屋那间小小的客房,成了青年学生的避难地。也是在这时,鲁迅与他的学生许广平从相知到相爱。

1926年8月,鲁迅启程赴厦门,留下鲁老太太和朱安女士一直在这里生活,直至1943年、1947年她们先后病逝。为了防止鲁迅遗物流失,中共地下工作者通过关系,以“接管”为名把故居查封,使故居得以完整保存下来。

1949年北京解放。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将这座鲁迅故居及鲁迅部分藏书、手稿等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自1949年10月19日始,鲁迅故居向全社会开放,供各界人士瞻仰、参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N度生活工作室 王昊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