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查出疝气担心手术风险 男婴拖两个月大部分肠管坏死
2018-01-09 14:14:00 来源:汉网

图文无关

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月8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张璟祎)担心宝宝太小手术有风险,发现疝气后迟迟不去治疗。一个月前,男婴突然发生肠嵌顿,被迫切除了三分之二的坏死肠管。经过40天的恢复,身体各项指标才趋于正常。遗憾地是,孩子终身都将面临“短肠”带来的影响。

去年10月初,黄陂的李先生发现出生仅8个月的儿子浩浩,只要一哭吵或是用力排便时,右侧的大腿根就会鼓出一个鸽子蛋大小的“包”,等到抱到医院“鼓包”又不见了。当地医院说是疝气,需要手术治疗才能好转。考虑到孩子才8个月大,一家人迟迟下不了手术决心。

11月25日,浩浩满10个月了。一向乖巧的他莫名的大哭不止,吃什么吐什么,肚子胀鼓鼓的像个气球。以为是伢吃多了积食,又是揉肚子,又是喂助消化的药,但都不管用。哭累了的浩浩睡着了,几个小时后李先生发现儿子怎么都喊不醒,吓得连夜赶到武汉儿童医院。检查发现,浩浩的肠管牢牢嵌顿,由于缺血时间太长大,近80厘米的肠管已经坏死,只能切除保命。

手术主刀医生、普外科卞红强主任医师介绍,浩浩送来时已经出现休克,多脏器均受到了影响。正常10个月大的孩子,肠管长约1.4米,目前浩浩能正常工作的肠管仅剩下60公分。庆幸的是,从目前孩子的各项营养指标来看,尚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

卞红强说,男孩容易发生疝气,跟一种先天“缺陷”有关:先天性鞘状突未闭。睾丸一开始并不在肚子下方的阴囊里,随着胎儿发育,睾丸游走到小肚子,把腹膜、肌肉、肚皮顶下去,好像造了一条隧道,最后进入阴囊。正常情况下,睾丸下降完成后,隧道就关闭了;如果没有关闭,遗留的隧道就是“鞘状突”,一直通往腹腔。

如果孩子哭闹、剧烈运动、咳嗽、拉便用力之后,腹部压力增高,肠子、阑尾等就很容易从腹腔里跑出去,形成疝气,一旦发生崁顿,极易缺血坏死。

据了解,武汉儿童医院每年接诊的嵌顿疝患儿有数百例,很多孩子送到医院时肠管几近坏死。“绝大部分都是拖成这样的。”卞红强惋惜的说,以往1岁内的孩子医生会建议先观察,主要是担心麻醉的风险,现在很少提了。他指出,小儿疝气就像定时炸弹一样,一旦发生嵌顿,可导致严重并发症,新生儿崁顿风险更高。

卞红强提醒,孩子哭闹、用力排便时,家长可以看看腹股沟处是否鼓包,最好用手机拍照或是录下视频,就诊时给医生看。一旦确诊孩子患有疝气,最好在一个月内手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