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晚传媒·武汉晚报1月11日讯(整理/记者张思忠 陈学忠 图/记者彭年)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武汉推动各项决策和工作全面落地见效的再落实之年,是武汉乘势而进、拼搏赶超的再奋进之年。
我们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努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为全面复兴大武汉不断夯实基础!
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幸福,尽力尽责为大武汉谋复兴,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奋力谱写武汉发展壮丽篇章!
2018年1月10日上午,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人大代表们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
2017工作特色和亮点复兴大武汉新征程豪迈起步
“三化”大武汉建设恢弘展开
创新发展气势强劲
十件实事全面完成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实现由跟跑到领跑
七个“突出”
突出打好“工业翻身仗”,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突出“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突出“三办”改革,加快破解发展难题
突出自贸区建设,不断增强内陆开放新优势
突出亮点区块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突出“四水共治”,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突出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2017主要预期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十个方面重点工作
扎实推进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建设,优化城市空间战略布局
扎实推进高效高新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扎实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创新引领发展
扎实推进重要领域改革攻坚,不断塑造制度新优势
扎实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持续提升开放质量水平
扎实推进城建跨越,着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扎实推进美丽武汉建设,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扎实推进“三乡工程”,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
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
规划建设新长江文明馆 争取获批国家级长江新区建设长江文明之心、 长江主轴、长江新城(新区),打造“历史之城当代之城未来之城”
2017年, 我们高点推进长江空间主轴。武汉,正向“中轴结构”发展,向“长江时代”跨越!
2018年,武汉将以长江文明之心、长江主轴、长江新城(新区)为重点,优化空间结构,重构城市格局,增强城市未来发展竞争力,托起新时代伟大城市梦想!
以长江文明之心为重点 提升建设“历史之城”
规划建设新长江文明馆。
在武昌古城、汉口历史风貌街区、汉阳归元片区,实施生态复修、老城复兴、文脉复归工程。推动文化交流、综合演艺、时尚创意,文化科技等功能区连片发展, 建设世界级历史人文展示区。
以长江主轴为重点 优化建设“当代之城”
推进“五轴一体”,精心打造长江主轴。
加快建设左右岸大道示范段和沿江景观阳台。
提升景观照明,推进大桥美化,实施沿江、垂江道路综合改造。
开展滨水岸线生态修复。
以长江新城(新区)为重点 规划建设“未来之城”
争取获批国家级长江新区。
全面做好规划、收储、管控、建设等工作。 完成编制长江新城(新区)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和起步区城市设计。
规划长江科学城、“城市水库”、综合管廊等项目。
深化完善区域股份合作制,健全经社分开、统分结合的运行机制,积极引进央企、民企、外企参与长江新城(新区)建设。
加快建设大学毕业生保障房 高标准建设青年城、青年苑深化“大学+”模式,努力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大力发展“新时代校友经济”
我们要深化“大学+”模式,优化新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新时代校友经济”,助校友成就事业,为城市赢得未来!
深入推进招商引资、资智聚汉,构筑人才“金字塔”
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招才引智“一把手工程”,持续推进“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加快发展校友经济、菁英经济、院士经济、“海归”经济等新经济。
深化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推动新一轮校友招商。深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工程,组织5场大型对接活动,大幅提升在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
做大做厚“塔基”——深化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落实好大学毕业生落户、住房、收入系列政策,综合提升各类双创平台功能,努力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激励大学生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做实做强“塔身”——深化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探索建设国际人才自由港,规划建设海外创新中心。
做高做精“塔尖”——继续引进诺贝尔奖科学家,举办国际创客大赛,聚集全球创新能量。 创新推进智库建设。
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
加大住房公积金对大学生等群体租房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高标准建设青年城、青年苑,筹集租赁房60万平方米。
武汉用民生温度 彰显城市发展新高度2017年, 复兴大武汉新征程豪迈起步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取消“九桥一隧一路”ETC车辆通行费,每年为市民、企业节约10多亿元。武汉,正用民生温度彰显城市发展新高度!
武汉经济实现由“跟跑”到“领跑”
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实现由“跟跑”到“领跑”,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和增速在全省“双领先”。
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34万亿元左右, 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00亿元以上,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0亿元,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2.9亿元,增长1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数个“第一”
签约2.58万亿元,到位资金8227亿元
招商引资创历史新高
利用外资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招商引资轰轰烈烈,各类招商活动签约金额2.58 万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227亿元,创历史新高;实际利用外资96.5亿美元,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校友项目签约金额1.3万亿元, 占招商引资总额50.4%。
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创历史新高,30.1万名大学毕业生留汉,新增落户大学生14.2万人。
东湖绿道二期开放 3条地铁线同日开通
东湖绿道二期建成开放,总长达102公里,成为江城靓丽风景线。
地铁建设战略性提速,开工5条线,首次实现一年开通3条线,1号线径河延伸线、8号线、21号线开通, 全市通车总里程237公里, 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比例达38%。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5天,比上年增加18天。
汉马、赛马、天马、水马形成“四马奔腾”之势,汉马举办两年好评如潮,跻身“中国马拉松大满贯”五项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