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1月21日讯(记者 叶圣凡)随着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共享产品陆续走入大众生活,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应运而生。武汉一群90后大学毕业生组建的创业团队深挖共享打印领域,借助政府的留才政策,成功开辟了高校共享打印的市场。
据了解,校园打印作为高校学子的刚需服务,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据《2011年-2015年中国印刷行业销售收入统计》显示,2015年打印业务超过8000亿,校园打印占整个印刷市场的5%,市场规模约400亿。然而,传统的打印店存在着诸如高峰排队、地点分散、服务意识薄弱、服务时间有限、U盘易中毒等问题,给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了不便。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钱朗在学生时代便嗅到了校园打印市场的痛点,并于本科毕业那年创立了新印相,与团队成员共同开发了自助云打印平台,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截至目前,新印相自主研发的智能云打印终端已在国内110所学校投放了500台,和400余所高校完成了入驻签约,并在2017年12月底拿到了千万级A轮融资,估值一亿元。
接受记者专访时,新印相创始人兼CEO钱朗介绍,“互联网+”渗透了我们的生活,而校园打印这个领域却未被深入挖掘。新印相自助云打印平台创建之初,是立足在对校园打印困境调查的基础上的产物,它依托于智能手机,将文件上传于云端平台自动生成二维码,再通过定位,到附近的新印相智能云打印终端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打印。打印范围包含照片、文档、机票、成绩单、火车票等多种形式。
据悉,留才政策是去年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拓宽武汉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壮大武汉高技能人才队伍,吸引外地高技能人才留汉。在武汉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以留才政策做到人才回流、知识回流,寻求一批高技能人才做支柱,为复兴大武汉打下坚实基础。该政策响应了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体现了武汉市委市政府对留汉创业学子的支持,而对正奋斗于创业这条不平坦之路上的大学毕业生们,留才政策无疑是一场恰到好处的及时雨。据介绍,新印相不仅只限于校园领域,从去年开始便把服务场所拓展到了政务大厅、便利店、小区、景区等。截至目前,已在武汉东湖绿道、九峰山动物园、省博物馆等景区投放了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