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山有2000多人口,大多数人都是林场职工、职工家属或林场退休人员,职工工资水平大概2000元左右,收入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和补贴。从武汉到太子山路程400多公里,七年前,开车需要4、5个小时;太子山街上只有一家餐馆、一家破旧的招待所,那时候知道太子山的人寥寥可数。”回想当年,刘国民记忆犹新。
2009年,通过考察,刘国民从武汉来到湖北省太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虽然那时候太子山的外部交通、基础设施都不理想,但是他觉得这里的森林植被条件好,森林覆盖率达83%,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是武汉城区的800倍,森林资源丰富,是开发旅游的潜力股。2010年,刘国民创立了湖北太子山森林资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以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业务的多元化投资控股集团,作为湖北省林业厅重点招商引资企业,着力开发森林旅游业,倾力打造了“全国首家休闲狩猎主题公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森林在健身、保健、疗养、医疗等方面的功效受到推崇,社会需求越来越大,森林旅游已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林业朝阳产业”。刘国民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对旅游扶贫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佳途径,是乡村振兴、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森林旅游不仅是吸引游客去体验,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我省大部分贫困县地处山区和林区,这些贫困地区与森林旅游资源富集区重合度高达90%以上。这些地区都是大山区、大林区,具备自然景观独特、生态环境优良、空气清新,森林资源丰富等优势,发展森林旅游的潜力十分巨大,这些地区是我省发展森林旅游的富集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刘国民说,虽然森林旅游发展显现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难题。比如基础服务设施条件差、人才匮乏、融资难;同时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部门协调不足、行业监管不足、项目审批周期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森林旅游的发展。他建议,为了推动森林旅游业合理、有序地发展,政府应该突出顶层设计,以全域旅游的视角,对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做全面的规划,加大对森林旅游业的投入,重点完善森林旅游景区的外部交通条件、完善水、电、路、燃气和通信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森林旅游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谈到政府推动森林旅游如何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问题,刘国民强调:“森林旅游业要健康良好的发展,还要看能否成功调动当地居民的热情,通过就业、入股,资源出租、开发个体经营如民宿客栈、农家饭、林下经济种养殖等多种经营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加入到旅游建设中去,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提质增效、精准扶贫致富一方百姓的共赢发展道路。另外,通过培训、考察、帮扶指导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智力扶贫,全面提升当地森林旅游脱贫的能力和水平,建立‘造血’式扶贫长效机制。”
据了解,近年来,太子山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应对国有林场改革,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和林下产业,2017年,太子小镇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小镇试点。随着太子山知名度提升,游客增多,太子山居民开始收获发展旅游带来的实惠。当地居民开始根据整体规划改造自家的老房子,农家乐、茶楼、民宿客栈、康养城……纷纷在太子山建成投入使用,随之附带的林禽、林畜、林蜂、林菌、林药等林下经济,以及居民生产的森林食品,形成集聚当地特色的林业产品链。据统计,太子山去年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两千多万元,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收入,经济效益明显。
刘国民自豪地说:“我创办的湖北太子山森林投资集团,已经连续六年荣获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荣誉称号;2017年,旗下的狩猎旅游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中国狩猎第一股。”据悉,该公司解决了当地80%的人口就业,通过森林旅游开发项目,改变了当地的产业结构,大幅度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一针“活血剂”。
展望二次创业的美好蓝图,刘国民信心满满。他表示,作为新一届省政协委员,自己深感肩上多了一份社会责任,将继续努力发展好森林旅游产业,发挥自身优势,为当地的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