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上海花式解锁放管服,“两会”给“店小二”支了啥妙招
2018-01-29 10:44:00 来源:人民网

大江东

上海的“两会”,开得热气腾腾,讨论时抢话筒的场面屡屡出现。热议话题之一就是优化营商环境,代表、委员们心知肚明,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这是重要抓手。上海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的7个专题会议中,有一个主题就是“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委员们个个争先恐后,每人限时六分钟的建言和吐槽,计时传话筒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一上午的时间都难“解渴”。大家言凿凿、情切切,也听得东姐东妹聚精会神,急于和读者君们分享。

图片 1

上海“两会”政协举行相关专题会议。励 漪摄

解读“放管服”,把“坏人”管住固然好,怎么能让“好人”放手干?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开了一个“高规格会议”——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在李强看来,上海的营商环境非得有一种“革命性的再造”。他提醒大家“看远一点”,想一想“10年、20年后,上海拿什么参与全球竞争?”

图片 1

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带头问计企业,如何改善营商环境。 陈正宝 摄

代表、委员们想得很多,说得也很透。

上海市市长应勇代表在参加徐汇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努力在解决企业办证难、减少审批事项和提高审批效率、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推进网上审批和网上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放】说得通俗点,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盖章问题。方奇钟委员认为,围绕中小企业要“放”,实体经济、科技企业、高新企业申报项目现在时间太长,具体表现就是重复盖章、重复征询。行政服务中心的“章”,应该是“一戳通关”,而不是如“鲠”在喉。

简化登记准入环节、证照分离改革推进、小范围的试水等措施都将改革制度中的“放”字花式剖析得异常精彩。更有与时俱进的委员们强调,在互联网时代,营商环境的建设不仅要在制度创新方面加大力度,还需在新的技术手段运用上有所创新,得赶紧搭上互联网顺风车。

针对这个“放”字,也是仁智互见。委员赵丽佳希望政府把“放手”当成最大的抓手,加大放权力度,激活市场活力,真正留住企业家和投资者。有的委员则将“放”字拆解为“解放政府公务员的思想”,健全和推进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容错机制,为政府公务员敢“放”剔除后顾之忧。

【管】单个企业,很难掌握全面信息和资源,政府在什么层面管呢?需要给出明确的指导性方案。为企业的发展或是整改,强化方向性和目的性。有人提出,监管加服务需推进一体化进程。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保障。近阶段,上海的放管服改革下了很大功夫,为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有委员认为,在落实市政府一系列改革措施中,仍存在少数中间部门虚作为、慢作为、不作为现象,出现上级部门及下面群众、企业急盼,中间执法部门推托的不衔接、不到位、不公开的行为。

上海的精细化管理全国领先,委员郁敏珺却直抒胸臆:“我们把坏人‘管’住了,很好;但如何让好人可以放手干?怎么鼓励干?这都需要政策给予倾斜。”

【服】政府部门如何当好“店小二”,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除了补齐短板、做出亮点,委员们提出,营商环境的优化不是单打独斗,需要综合提升与打造,比如服务环境的优化、服务能级的提升。

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是深化审批环境、招商环境,陆月星委员却觉得,招商或审批环节确实有些问题需要下大力气改进、改革,但从长期发展角度来讲,安商、养商比招商更重要,需要下更多功夫。

吕彪委员提到,上海要向美国硅谷学习,政府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去做一些众创空间,如孵化器、加速器等等,张江科学城里面有,但不够多,不够丰富。

上海对初创企业的扶持政策一般以五年为周期,陈闪委员希望能有一个延续性和发展性,否则很可惜,苗子很好长出果实了,却因政策的真空期被外省市“诱惑”走了,上海前期付出了资源,却被别人摘了果子。

许刚委员认为,政府要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首先把人性化服务考虑在前边,再设计工作程序和建设,最终再实施服务。

委员们认为,推进“放管服”改革,无分先后,简政“放”权,“服”务社会,自然也就易于“管”理了。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对标国际和兄弟省市,找准差距,奋起改进

最近,“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的口号,在上海喊得家喻户晓,代表、委员都在反思,上海有没有继续傲娇的资本?中央要求上海担纲“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建设全球卓越城市,在对标全球国际卓越城市和兄弟省市后,代表、委员都发现,还有不少改进空间。

【国际化】陈阳委员说,上海是海纳百川的城市,必须做好与国际发达城市对标的工作,比如城市环境体系标准,发达国家达到的是ISO26000,能源体系标准是ISO50001,上海还有很大差距。

马益民委员建议:希望真正打造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的互联网+政务的新模式;以接口的标准化打开各类政务的数据资源,高效构建政府服务的智慧综合平台;登记要素上增加英文元素,解决中英文企业名称的注册问题。

【法制化】不少代表、委员提到,优化营商环境最根本的要抓两个环境。一个是文化环境,一个是制度环境。首先得营造重商、亲商、敬商的文化氛围;用法制保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把握好内资和外资的关系、国企和民企的关系,还有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关系,更要拓展思路,强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行行都有优化营商环境责任,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

【便利化】陈阳委员提出,通过释放中心区域相关公共资源,比如医疗、教育和需要集中审批类的资源到郊区办理,网上审批,这样大大缓解无效工作时间及提高办事效率,也解决郊区留人才难的的问题,增强郊区创新活力。

在增强便利化方面,政府部门已有一些实际性动作。上海针对企业的扶持政策数量不少,之前分散在各委办,政府部门缺乏定期系统梳理,社会机构的梳理又不够权威,一直以来,很少有人能说清楚。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加强政策解读的精确性和权威性,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去年底,上海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请各成员单位报送相关政策和服务产品。根据时效性、主发文单位、是否属于惠企政策等原则,选取企业最关心的创业支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人才政策、融资支持、市场拓展、税收政策、发展环境等9大领域,归集惠企政策253项,形成2018版《上海市惠企政策清单》,让企业不再云里雾里。《上海市惠企政策清单》与另一份《上海市涉企公共服务清单》出现在两会会场,得到纷纷点赞。

图片 1

委员在专题会上争相发言。励 漪 摄

营商环境不仅仅是政策支持,还有城市的温度,必须搞好公共服务,提升品质生活

要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人才是第一位的资源。有人才的广度、高度和聚集度,才能留住后续的人才。这意味着首先城市要有温度,需要完善公共服务和优良的生活品质。

浦东一位代表自曝是老张江男,他说张江目前是精彩的科学城,但还不是生活城,孩子的上学也是同事们的心病,周边名校资源相对匮乏。“学霸的孩子能否进到好学校”?他提及,已经有同事为了子女教育离开上海了。

一位80后的新当选代表,同时也是新上海人,她说留在上海的理由,就因为喜欢上海的文化氛围,国际一流的演出,情调满满的各种休闲场所和美食料理,“这是一座风华绝代的城市”。

养老问题也是人才的后顾之忧。徐兵委员建议:建立由副市长领导下的医养融合一体化领导小组,充分运用各自的专业优势推进解决;通过政府平台充分联合,全面建立机构类居家养老医疗服务站;加大建设护理型养老机构,大力发展护理型养老床位,对有医疗需求的老龄服务主体,充分用好有限资源。

有些委员提及,居高不下的房价和不成正比的工资成了吓退一些精英的因素,部分一刀切的政策也将一部分特殊性技术人才挡在城外。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迫切需要进一步吸引、聚集一流人才的上海,也在努力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功能性国企上海地产集团前几日发布了首个国企租赁住房业务品牌,首批确定17幅租赁房地块,总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约180亿元,2020年全部建成后可供应约2万套租赁住房,以破解在沪各类人才居住之忧。

体验上海的温度,东妹也有切身感受。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横贯东南西北的17条线路,扫码进站等黑科技的引进,出行真是便捷极了,周末加开延时运营,更让人们可以玩得任性;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 24小时便利店成了“夜上海”的常驻标签,也是白领生活中的“味精”……(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出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