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送文化”,更要“种文化”
2018-02-07 13:25:00 来源:人民网

春节临近,人们对文化生活的关注也渐渐升温。返乡的年轻人发现了农村令人欣喜的新变化,却可能忧心于农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而城市中过年的人,则可能从年味渐淡开始反思如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中,精神文化需求占据着越来越大的分量。党的十九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起写入党章,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升到一个崭新高度。

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一起来听听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怎么说。

WechatIMG4.jpeg

缺乏精神内涵的发展不可持续

如果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角度看,我们精神文化领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特点非常鲜明。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金武刚认为,所谓“不平衡”,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不一致而导致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文化供给差异;所谓“不充分”,主要是现有精神文化产品数量还不够充沛,还不能完全充实百姓日常生活、做不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品种类型还不够丰富,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性需求;内容质量还参差不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品质化的需求、对优质服务的向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吴文科对当前精神文化产品本身的生产和供给很不充分的问题,也有着切身的体会。

“就拿我所熟悉的曲艺创作与表演来说,中国56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品种,总量也有数百个之多,但传承发展的情况很不平衡也很不充分。”吴文科说,城市与乡村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汉族曲种和少数民族曲种之间,发展差异巨大。绝大多数曲种由于缺少相应专业的班社和机构,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发展状态。尽管近年来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由于长期历史欠账的堆积,面貌的改变很不乐观。

“同时,当今曲艺的业态状况也不容乐观。”吴文科说,“重形式,轻内容;重表演,轻创作;重数量,轻质量;重包装,轻内涵等等,成为制约曲艺繁荣和发展的主要问题。由此带来的原创匮乏和‘曲本荒’,以及因对自身传统缺乏深刻继承,创新追求往往沦为自我异化,这些都构成了阻碍曲艺发展的致命瓶颈。”

“缺乏精神内涵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人民也不能长期容忍缺乏精神文化的所谓发展。必须让精神成长跟上物质发展的步伐。”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谢阳举说。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解决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收入人群的文化需求并更好地满足文化消费,这既包括需要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也包括有针对性地创作作品、建立贴近百姓的文化消费支持、服务系统。

让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

要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在金武刚看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覆盖城乡的基本文化服务,要服务于5个“全民”,即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全民普法。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薄弱环节就是覆盖范围还不够广的问题。以公共图书馆借阅证发放为例,在国际发达国家,借阅证持有率一般在50%—80%左右,而我国全国平均不到5%,像上海这样的发达地区,也不到20%。

金武刚认为,要实现全面覆盖,至少可以在以下两方面先发力:一是在枢纽性公共文化机构(即县以上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区域性中心文化场馆)的服务体系建设上发力。目前,受制于服务半径,这些公共机构一般只能为周边附近的城区居民服务,而无法覆盖全区域,因此要建立健全这些枢纽性机构的组织平台功能,将馆内优质资源、产品、活动、服务,通过服务体系延伸到基层,覆盖区域内所有公众。二是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在线上线下相结合服务上发力,完成对各类群体的数字化全覆盖,并通过供需对接、评价反馈,创新供给方式,提供精准服务;同时,通过线上平台集聚资源、人气,提供便捷服务、预约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机构场所空间利用。

“对基层,不仅要‘送文化’,还要‘种文化’。”吴文科认为,现在有不少文艺团体“送戏下乡”“送欢笑到基层”,动机良好,效果也还不错,但往往资源同质,且成本较高,有的难以持续。“同时,不加区分一味相‘送’的文化产品配给策略,也不利于文化市场的健康培育。”吴文科说,新时代要让文化服务更好地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不仅要将精神食粮送到“田间地头”,还要在基层“种文化”,引导和鼓励群众自创自办、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主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强城乡基层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活”化传统,培育新业态

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文化电视节目受到年轻人的热捧,显示出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在各项传统技艺日渐退化的今天,该如何“活”化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传承,让它们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对此,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建议,可以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进行深挖。“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可以有不同侧面的挖掘。”陈少峰说,一方面可以通过创作故事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视频节目和衍生品开发,实现故事IP、形象IP、产品IP和企业IP的一体化价值实现;另一方面可以建设“城市或区域文化体验中心”,把城市和区域的故事通过文化挖掘和高科技的手段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生动体验。

“其实,一年前中办和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就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具体和有力的政策杠杆。”吴文科说,关键是要找准靶标,分解任务,明确职责,狠抓落实。仍以曲艺的发展和繁荣为例,首要的就是人才问题,“相比其他的文艺门类,社会对曲艺人才孵化需求所能提供的体制与机制条件还很不充分。”吴文科说,历史上曲艺人才的传统培养模式,主要是通过师徒相授和口耳相传来实现的。可是,面对新时代新发展对于曲艺专业人才的更多需要,包括创作、表演、伴奏、舞美和理论评论、学术研究、编辑传播、经营管理等各类专门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并没有成套的现代曲艺人才培养和艺术文化建构的制度,这已成为当前曲艺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障碍。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新时代如何把我国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强势?

对此,陈少峰认为,一方面,文化产业领域的经营者需要更深刻地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特别是以“互联网+文化产业”方式呈现的跨界融合和文化科技融合的趋势与特点。另一方面,在政策上需要更多的产业引导和配套政策扶持,比如允许注册“文化科技”类、“互联网文化服务”类的公司;鼓励地方政府创建文化科技类、互联网文化产业类的风险投资平台和产业集聚平台;加大文化金融与文化产业新业态的融合,促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等。“核心问题是产业的转型升级,在经营上和产品创新上要注重吸引年轻消费者,用新手法讲老故事,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陈少峰说。《人民日报》(2018年02年07日 20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