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东自述: 专注做事的人总会有回报
2018-02-11 09:12:00 来源:人民网


66024_500x500.png

下载视频

很多观众因为电视剧认识我,但我心里很清楚,舞台才是我的根。我们经常说不忘初心。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属于你的初心是什么?年少轻狂的时候,我选择了舞台、选择了戏剧。对我来说,舞台就是我的初心,那里是我人生的起点。

最近,北京当代话剧团的创团之作《海上夫人》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一些人纳闷:靳东怎么成了话剧出品人?其实,过去十年,我一直没有离开舞台。

f86aa53d2f424e7aa27f03241ee99f0c.jpg

在这十年里,不断有学弟学妹兴高采烈地来找我,说他们做了非常好的戏剧,唯一需要的只是一点投资。我乐于支持他们,哪怕这十年中有八年是有去无回。坦白讲,这些钱对我来讲不是全部,而我知道这一路走来有多艰难、有多艰辛。刚刚迈出校门,初出茅庐的你想要实现一个梦想,困难重重,捉襟见肘。我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

也有些朋友提醒我:你不怕被骗吗?如果是用戏剧这个由头来“骗”我,我宁愿“上当”。能帮助这些爱戏剧的“傻子”“疯子”,让他们到舞台上去“疯”,这件事就没有投入产出比的概念了。陆陆续续小十年,就这样我们一起走过来。

后来,我和两位师兄,制作人韩江、视觉艺术家谭韶远成立了北京当代话剧团。这两位师兄比我大五届,在十年前我就不停地拉他们进入影视行业,他们都不来,比我耐得住寂寞和清贫。现在,我们有了一块牌子,做的戏会更加慎重正规。

1.jpg

我们的第一部作品,就是把易卜生的《海上夫人》首次呈现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与电视剧相比,话剧是小众的艺术呈现方式。如何吸引那些在影视剧有市场的演员回到舞台?在今天大家普遍接受更外化更欢快的作品的时候,如何让观众在剧场沉下心来,与戏剧人物的内心和思想一同跳动?这个过程很难,有风险。

这里有一个选择,我自己要不要上台演?《海上夫人》是一部近现代关于女性自由解放、思想解放的作品。这里面的角色,不论丈夫还是远方来的教授,都不适合我这个年龄来演。而且,我不希望因为影视方面的成绩呈现在舞台上,让大家更多关注点在我身上,而不是人物。一直以来,我都觉得演员不管有多强的塑造能力、多强的功力,都不能因此而去抢人物的那个戏。反反复复,想了很长时间,我不能把这个戏给毁了。最后,我选择成为站在台口为大家鼓掌的那个人。

p2265367190.jpg

站在这个年龄往后看,人这一生中能够倾其所有去做的事情并不多。此时此刻,我所拥有的知名度,或者因为大家对我的喜爱,愿意关注我做的事情,没有这个外在的名声,或者这一份徒有的虚名,这部戏很可能做不起来。所以,我始终感恩,作为一个演员今天能被那么多人喜爱,我很幸运。而且,有太多太多的同行业者都在默默无闻地做,或许什么都没有得到,但他们依然在坚持。

我始终相信,专注做事的人总会有回报。我们在台上台后忙忙碌碌,我所看到的是非常真切的幸福感,甚至会微微想流泪。每次站在舞台的台口,不管我是不是上台演出,那种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在那个时候,唯一一个很清晰的从我脑海里崩出来的话就是:作为演员,没有什么事情比站在舞台上更神圣。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一个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已经是顶难的事情。所以,我更珍惜的是,力所能及地做选择,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精进我的专业,选择什么都不做。我不喜欢接受采访,不喜欢在媒体面前谈论我的家庭,不喜欢参加饭局,不喜欢参加一些综艺节目。做一个自我克制的演员,不去过多地出现在大家面前。

以及,在我力所能及的选择范围内,本着一如既往地对剧作剧本的要求,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人物和角色。有的观众觉得我的角色雷同,总是演伟光正的角色。但演员常常是被选择的。我目前最想做的两件事,一个是演反派,一个是做戏剧。我一直在争取。

p2399410563.jpg

在这个年纪,我不再需要只是浅显地为了证实自己的演技,而去做什么。而事实上,表演也真的无关技巧。演员到了一定层面,把你的技巧都忘掉吧,都收起来吧。没有了真情实感,什么都没有用。不管你拍出多么绚丽的画面、镜头,你的故事是苍白的,一定不会有任何共鸣,你也不可能去打动任何人。

我听说了“靳东人设崩塌”的事情。自始至终,我没有接受过这些人设。有时候我也会生气,也会发个微博,告诉大家我引以为豪的是什么。在这个行业内我很自豪,从没有过所谓的刷榜,也力所能及地去说真话。因为我知道,我是一个演员,我没有在娱乐。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在生活当中,我常常说的是不解释、不找理由。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在自身找问题、找原因,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够好。

包括现在我在读工商管理的博士,也是因为对戏剧的爱。戏剧看似只是简单的表演呈现,其实它跟我们任何一个时代、跟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我需要学习,需要更多的知识量、见识面,需要与不同行业的人去打交道、去接触,需要去了解和观察生活。你向这个世界打开,然后你对所有新鲜的事情都怀有兴趣,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从未如此丰富。

p2366139330.jpg

有句话我一直在说,人活着,始终要心存美好。从事戏剧我唯一要表达的,就是把我们心中的美好传递出去,这是我的使命感、责任感。不惑之年的活法,就是客观、慎重,力所能及地把自己从这副驱壳里抽离出来,看清楚你做的事情,专心从事你喜欢的事情。

人物工作室的话

拍《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的时候,靳东意外受伤。手术中,疼痛让靳东忍不住惨叫,汗水湿透了手术床上的薄膜。年轻的女医生沉静地对靳东说:“大哥,你可以不这样叫喊吗?影响你在我心中的形象”。

这不是段子,这是一段真实的经历。

影视是造梦的艺术,演员的形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负载了太多。这让名利场内外的人们为之所累,不仅是光鲜亮丽的演员,还有品头论足的观众。从2015年《伪装者》爆红,到现在不过3年,靳东享受了鲜花和赞誉,也收到了不解和质疑。

谈起“人设崩塌”的问题,靳东说,他不觉得自己是老干部,也坦诚会写错字,需要继续学习。看的出,这个自称为“演员”的演员对自己是有要求的。所以,36岁时他喜欢上网球,就从零基础开始,打成了法网在中国的形象大使。所以,他现在攻读博士,愿意为了喜欢的戏剧做各种储备。也所以,他对自己的合作伙伴或者对整个行业有要求,不允许自己的合作者不背台词,只会对口型,念数字。

这个从小跟着父亲看《新闻联播》,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的演员,心中树立了坚硬的价值观。这体现在他与演艺界这个名利场的相处中。

“我是演员,我没有在娱乐”。交流中,靳东的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这个不惑之年的人也有意气用事的时候。“如果哪一天,大家都不太接受我的方式,我就退休了。我并不是非得赖在这个圈子里。”(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人物工作室)



td{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