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上海纽约大学首届毕业生,261条“鲶鱼”有啥亮点
2018-02-14 17:15:00 来源:人民网



落户陆家嘴的上海纽约大学——这是一条史无前例“中美混血”的“鲶鱼”。作为新中国高教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尝试,引发海内外关注,当年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发过东姐的报道《“洋大学”变的是啥》、《灵动的“鲶鱼”试出了什么》。那么,从5年前这所学校首次招生,到如今被称为学校首届“共同的创业者”的本科毕业生已经亮相,踏上新的人生旅程,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纽约大学究竟为国内高等教育圈带来什么新的东东,形成哪些冲击波?究竟有啥不一样?大江东工作室决定继续一探究竟。

图片 1

2015年2月27日人民日报关于上海纽约大学的报道。

上海浦东,法国人设计、缀满中式园林和雕塑小品的景观大道世纪大道一侧,五年前建起一所“中美合作”高校——上海纽约大学。地处陆家嘴金融区边缘、闹市中心,竖直高耸的大楼房子与周边密集的摩登商厦全无差别;没有围墙,从住宿、体育到社团活动、毕业典礼等隆重仪式,都最大化利用城市社区公共设施;从教授到学生,从招生方式到课程设置,全都是“中外混血”,多数是一半一半;学费低于在美留学,却远高于国内普通高校……

春节前夕,上海纽约大学召开2017届毕业生去向发布会,东妹好奇前往,想看看这群上纽大的拓荒者们去了何方,也听听校长俞立中解说他们的“大不同”。

图片 2

人均3.2个学校offer,1.83个工作offer,半数留学半数就业

中国学生的美好前程:留学去向几乎全是TOP50

“人均3.2个学校offer,1.83个工作offer”,这个数据颇为出挑——上纽大首届261名毕业生来自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说34种语言,其中141名中国学生,120名国际学生。中国毕业生就业率与雇主满意度均达100%。其中,选择出国(境)留学的毕业生72人,占比51.06%;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占比48.94%。

出国留学的中国毕业生,有49人被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前50位的学校录取,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68%,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艾默里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墨尔本大学等。其中,9人被世界著名高校博士项目直接录取。

看来,按照传统评价角度,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这群“共同的创业者”表现不俗。“我很满意,超出预期,我给学生打120分。”俞校长赞不绝口,“多出来的20分,是因为他们遵从内心,懂得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我们常常说follow your passion(直面内心),并不仅仅简单用金钱去衡量万事万物。”

图片 3

俞立中谈起首届毕业生,笑容满面,“我很满意”。

261个学生有261个选择

有人拒了哈佛,有人到初创公司“吃螃蟹”,校长则遗憾于“没有学生到国际组织工作”

上海纽约大学主修数学、辅修计算机专业的首届毕业生徐艺申请读研,拿到了哈佛的offer,徐艺妈妈发了条朋友圈,“女儿拿到了哈佛的offer了,不过她说如果拿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offer,她就去卡内基梅隆大学。”

一时间朋友圈炸开了锅,哈佛大学,多少人想都不敢想,居然要放弃哈佛,令人大跌眼镜。不过,计算机专业的圈内人都知道,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该专业水准才是美国翘楚。所以,尽管明知国内有亲友不理解,徐艺依然在拿到卡内基梅隆offer时,毅然选择遵从自己内心,“卡内基梅隆的计算机专业排名更靠前,在那里可以接受更专业更系统的训练。”

不在乎名声,不在乎外界怎么看,“follow your passion”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徐艺只是一个缩影。“我开心的是,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俞校长很自豪,“午餐时间,我经常在食堂和学生交流,我发现,他们没有陷入功利漩涡,而在探索中,不停地寻找自己人生的亮点,懂得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就读商业与金融专业的王嘉凌,毕业时选择入职真格基金在上海新设的华东区办公室。“我去实习时,整个办公室加上我只有三个人”,真格基金华东区办公室就是个初创公司,这和王嘉凌四年前入学时的上纽大很像,她再次成了“吃螃蟹”的人。“崭新的机会,从无到有的创建过程,让我始终向往。”王嘉凌说。

“毕业半年,她已经做了很多大项目!”俞校长谈到王嘉凌,“我碰到真格基金总经理,他也对我们的毕业生赞不绝口。”

“261个学生有261个选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为自己做选择,人生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 俞立中如此归纳首届毕业生的共性。

遗憾也是有的——“我们还没有学生进入国际性组织,比如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因为这需要学生在学校期间有一个长期准备,需要提前进入实习很长时间,时间上可能并不允许。”俞校长说。

外国学生怎么选:约十分之一留沪工作

寝室里也有“丝绸之路”,有人合伙创业,有人拿到第一张本科学历外国留学生工作许可

而上纽大的外国学生,四年学习不仅钻研了语言与文化,更培养了难以割舍的中国情结。这些“中国通”不少选择留下来,或继续深造,或投身职场。

8名外籍毕业生选择在华各大顶尖高校继续读研,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等。其中Roxanne Roman和Jacko Walz两位同学入选清华大学 2018苏世民学者项目。

受惠于2016年颁布的《上海人才新政30条》,11名外籍毕业生留沪工作。新政规定,在上海地区高校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在“双自”地区就业的外国留学生,经批准可直接申请办理外国人就业手续和工作类居留许可。美国学生Tyler Rhorick毕业后,获得全国首张本科学历的外国留学生工作许可证,留校从事行政工作。

来自土耳其的Mehmet Erdogan 毕业后进入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攻读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在上纽大读书期间,他与中国室友闫亚元敏锐观察到“中国制造”在土耳其及中东地区备受欢迎,以及土耳其及中东地区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两人一拍即合,搭伙开了一家致力于两国双边贸易的公司,大家戏称,他们搭建了一条“寝室里的丝绸之路”。

有意思的是,两位合伙人眼下一个在上海读硕士,一个在纽约读硕士,平时功课很忙,沟通起来还要考虑时差。但毕业才短短半年,他们合伙注册在上海自贸区的创业公司已经收支平衡。

来自印度的Lathika Mouli受母亲影响修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Lathika加入上海一家区块链创业企业 Engergo Labs 担任项目专员,她希望在上海积累更多工作经验,再攻读研究生。

而被上海魅力吸引的Lathika Mouli说,在上纽大,她感到“跟平时我身边朋友介绍和自己想像中的中国完全不一样。大学四年,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师生一起交流,一起做项目,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文化差异。”

国际化教育,能否造就不追求“标准答案”、只遵从自己内心的人才

“文化差异”,在这所大学绝对是最常听到的“高频词”。在东姐东妹看来,这正是上纽大毕业生“大不同”的奥秘。

这是一个国际化开放教育平台,一个多元文化汇聚交流空间,强调通识教育,所有课程用英语授课,占比49%的非中国籍学生必须学习中文。入学后先不分专业,到大二再确定专业。学生们通常都有主辅修两个专业,“转行”的也不少。除了大班讲座外,还有更多小班讨论课,在课堂上,师生一起讨论康德与孔子,讨论人的本性、家庭关系、女权主义等话题,勇于表达观点而不是记录老师的“标准答案”更受鼓励。

“让世界成为你的课堂”是上海纽约大学的口号。

很多前18年从未离开家乡的年轻人,和来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成了室友。本科四年,学生至少两个学期在外游学,可选纽约大学本部或阿布扎比校区,也可以去分散在五大洲的11个海外学习中心求学、实习或参与志愿服务项目。在俞立中校长看来,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光拓宽了学生视野,不同国家、文化观念间的现实碰撞,更让学生认识自我,增进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

从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到上海纽约大学,俞立中校长已有执掌三所高校的经历。他对上海纽约大学毕业生的最大期待,是独立思考,不追求名声,不陷入功利场。不希望看到有人进上纽大是单纯为了找个好工作、申请一所国际名校,“希望这片土壤的学生,可以一直遵从自己的内心,寻找到自己人生的亮点。很多人一生都在找标准答案,其实只要学会学习、学会选择,无论做什么工作,答卷都不会太差。”

从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式教育模式与人生观念中解放出来,可能是上纽大这条“鲶鱼”给我们的教育一个重要提醒……

(本文图片为上海纽约大学官方提供)(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出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