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苔花,如何如牡丹怒放 | 睡前聊一会儿
2018-02-23 23:23:00 来源:人民网

思聊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这首孤独了二百余年的小诗,在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的舞台,被乡村教师梁俊和山里娃小梁“唤醒”。“歌以咏志”,让亿万观众为之动容的不仅是“天然去雕饰”的童声和让诗回到歌唱源头的创意,更是乡村教师与贫困儿童对未来的渴望。

08b9284906cc8d3db997002a253569c9.jpg

“因为要让我们像牡丹一样,勇敢地开放”,小梁道出了老师的良苦用心。苔藓虽生长于阴暗潮湿的角落,但它没小看自己,照样开出与众不同的花。正如身处乌蒙山区的留守儿童,虽没有优渥的生活,但在“诗教”、“乐教”的滋养中,开始摆脱自卑与懵懂,定位人生的坐标。虽说“向阳花木早逢春”,但成长不是任何人的专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每个人都应有机会把自己最美的瞬间绽放给世界。

反过来说,青春只能“自来”,也是一种无奈。如果阳光照遍每一个角落,米粒之花有望开成牡丹,星星点点或将繁花似锦。梁俊让孩子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寻觅古圣先贤“先得吾心之所同然”的内心价值,因为“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而同样备受爱戴的乡村教师罗忠花,和未婚夫一起带着学生拍婚纱照,因为“人生的重要时刻要有孩子们在”。他们是老师,很多时候也是家长和朋友;他们是讲述者,更要学会倾听与陪伴。正如歌里唱的那样,“风一来,花自然就会盛开”,乡村教师的守望,让孩子的未来含苞待放。可孩子的成长,又何尝没有改变他们的人生折痕?

u=2363072878,579478893&fm=11&gp=0.jpg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最薄弱的环节。用心传递温暖,远胜于“卖惨”博取关注。一些地方利用公众的同情心,以底子薄、票子少为“卖点”寻求外界捐助,但“千金之手不如一技在身”,“造血”扶智比“输血”扶贫更为重要。另一方面,深耕乡村教育,不等于短期“支教热潮”。少数志愿者蜻蜓点水、不成体系的“支教”,让“讲台”成为“秀场”,有的甚至以社会实践为名游山玩水,给孩子带来的打扰远多于启迪。

但个体的烛光难以点亮所有孩子的未来,只有各方参与,才能汇聚农村教育发展的暖流。2017年,“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行动帮助76万名留守儿童落实监护措施,让家庭不再在孩子的成长中“缺席”。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等有力措施,覆盖全国2600多个县;培养小学全科教师、改善教师待遇等制度探索,使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基本形成。而面对面网络助学平台、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等项目实现优质课程线上共享,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爱心午餐、一元计划等公益活动,则显示出全社会参与的磅礴力量……关爱贫困儿童不是一时一地的局部任务,只有立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总目标,才能找到教育扶贫这一系统性难题的最优解。

ff6efe8c258b9346a6bc7d01456f1072.jpg


在中国古诗词的意象中,苔藓或作为孤寂的旁观者,看闺怨之苦、观历史沧桑,如“玄鬓无复根,枯髅依青苔”;或作为环境清幽的衬托和超然物外的象征,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而关注苔花顽强生长、改变命运的一面,自是独出心裁。事实上,袁枚还有一首咏苔五绝,“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从另一侧面悲悯青苔未见斜阳之美,责怪“暖凉”资源分配不均。换句话说,只有“斜阳照万物”,才能让青春不必为“自来”而嗟叹;只有实现教育公平,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这正是:白日不到处,苔花默默开。唯其照万物,青春阔步来。

(文 | 石羚)

WechatIMG4.jpeg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