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汉口学院,四处悬挂着宣传条幅,“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无畏的精神世间永存”“翱翔高飞青春梦,再塑汉院英雄魂”“英雄已逝,精神永存”“学英雄之志,树名校之风”……
上午10点,汉口学院在校内电影院露天广场举办“学英雄,见行动”,向杨高飞同学学习动员大会。此前天气预报当天上午的大雨,仿佛也被英雄气概所震慑,没有如期赴约,英雄杨高飞的父母坐在主席台上。动员会开始,汉口学院两万多名师生全体默哀一分钟,向英雄致敬。
“19岁的杨高飞,面对突发的山火,没有丝毫犹豫,勇敢地扑过去救火,最终不幸被大火吞噬,夺去年仅19岁生命。”汉口学院校长吴崇恕深情地说,父母失去了一位好儿子,学校失去了一位好学生,“但他见义勇为的英雄精神,在荆楚大地,在彩云之南,在全国传播,值得我们学习。”吴崇恕校长说,全校师生要以杨高飞为榜样,学习他的见义勇为精神,学习他的英雄气概。
我们都是高飞,有空去看望叔叔阿姨同在一个班级,身为团支部书记,和班长杨高飞经常在一起搭档处理班级事务,组织活动的女生郭玥琦,在动员会上讲述了“逆行救火英雄杨高飞”的感人故事。除夕,当大家急匆匆赶回家和亲人团聚吃年饭,得知火情,没有来得及吃上母亲做的热腾腾团年饭,刚从县城回家的杨高飞毅然“逆行”来到救火现场,“你是除夕的逆行者,你是英雄,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台上的杨高飞父母泣不成声,作为“黄金的搭档”郭玥琦也哽咽起来,“班长,你说好的开学和我们一起去领书本呢?你还答应开学帮我们女生去搬寝室行李呢?你到哪里去了?”
面对杨高飞的父母,郭玥琦说,“叔叔阿姨,高飞走了,我们就是高飞,我们就是您的儿子,有空我们一定会去看叔叔阿姨的。”汉口学院职业教育学院人力资源专业大二女生、学生会干部王一哲说,“我们都是高飞,只要有空,我们是高飞师姐,也会去看望高飞父母的。”王一哲因为学生会的工作,与高飞经常在一起切磋,“高飞是一个热情、热心、有上进心的师弟!”
共青团湖北省委基层组织建设部部长吴汉桥,宣读了共青团湖北省委关于追授杨高飞同学为“全省优秀共青团员”的决定,并现场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交到杨高飞的父亲杨得富手上,同时还给杨高飞家属送上了慰问金。
汉口学院党委追认杨高飞同志为中共党员英雄的壮举,撼天动地!汉口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守银,在动员会上,现场宣读了中共汉口学院委员会,追认杨高飞同志为中共党员的决定,“杨高飞用他19岁的生命,书写了一位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品质。”汉口学院党委书记熊传真,向全校两万多名师生,作了向杨高飞同学学习的动员报告。
汉口学院董事长罗爱平深情地说,救火英雄杨高飞同学,是我们身边的典型榜样,也给我们上了一课,全校开展向他学习见行动的活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弘扬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当代的大学生教育,其中德育教育很重要。
此前一天晚上8点半,汉口学院师生,还自发组织了杨高飞同学追思会。夜色中,一根根燃烧着的蜡烛,在风中摇曳,诉说着英雄见义勇为的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杨高飞英勇救火牺牲的感人事迹,经过武汉晚报等媒体率先报道后,目前已经被包括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青年报在内的全国600多家媒体(含网站)报道转载。
25所高校39位老师自发为杨高飞家属捐款“我们要来看望英雄的父母。”昨天,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党支部书记彭书雄一行,赶到汉口学院,代表研究会,将老师自发组织的捐款,送到杨高飞父母手上。
连日来,武汉晚报关于汉口学院大一学生杨高飞英勇救火牺牲的故事连续报道后,也引起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老师的关注。“一位19岁的大学生,在面对突发山火时,没有退缩,这是需要勇气的。”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杨建波说,杨高飞英雄救火的事迹,很是感人,她当即在语文研究会群里进行发动募捐,短短两天时间,就有来自湖北地区25所高校39位老师,自发捐款,有的以支付宝形式,有的通过红包转账形式,有的送来现金。这让杨建波很是感动,英雄的父母,身处在云南昭通市巧家县大山区,失去了儿子,是需要帮助的。
昨天,得知汉口学院举行向杨高飞同学学习活动,而且杨高飞的父母也在现场,受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委托,副会长彭书雄、秘书长毕耕、成员张剑平老师,一行来到汉口学院,将善款交到杨高飞父亲杨得富手上。杨得富再三表示感谢,他说:“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武汉,来到儿子生前就读的学校,就感受到了武汉人民的热情。”
据了解,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是组织开展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探讨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并组织编写具有高水平和地方特色教材,以及教学参考料等工作的一家经过批准的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