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19日讯( 记者黄莹 通讯员祝新明) “50年的夙愿终于圆了!”72岁的余淑纯激动地对记者说。她大儿子今年刚好50岁,出生时是难产,幸得当时市二医院(现市中心医院)妇科高欣荣医生及时救治,母子平安。17日,高欣荣忌日前夕,她偶然看到去鄂州华容镇“追忆高欣荣大师”的活动消息,拖着腰腿痛的毛病前往墓前祭拜,补上了一句没来得及说的“谢谢”。
喊住产妇去挂号室加号
余淑纯至今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当年的每个细节。1968年,她住在汉口合作路,预产期是5月28日,可到6月中旬了还没有要生的迹象。6月15日下午,她去二医院妇科想做个产检,可没号了。正当她下楼准备回家时,突然听见有人叫她:“那个孕妇,你跟我来。”只见诊室里走出一个年纪大的女医生,带着她去挂号室加了个号。
“后来才知道她就是妇科主任高欣荣。她喊我的那句话,真是记了一辈子,感动了我一辈子。”余淑纯说。
经检查发现胎位不正,高欣荣立即安排余淑纯住院。22日,她开始发作,痛了一整晚。23日早上7点多,高欣荣就来到了产房。“发作了发作了!”家属焦急又慌张。“我晓得,晓得。”高欣荣淡定地回答,家属的心暂时放了下来。
用嘴吸出婴儿口中羊水
当时没B超,全凭医生经验技术。8点接生时,高欣荣发现胎儿脐带绕颈3周,还是头上脚下的难产胎位。高欣荣嘱咐护士把产床倾斜15度,脚高头低,防止羊水流失过多,找准时机用剪子慢慢把产门扩大,孩子出来了,是个7斤8两的大胖小子。
可是孩子不会哭,全身乌紫。高欣荣把孩子轻轻放到妈妈肚子上,再拿根长管子,一头是约10厘米长玻璃透明的,含在自己嘴里,另一头是橡胶管,插在小孩嘴里,就这样开始吸羊水。一吸一吐,做了两次,孩子就发出了“咳咳”声,变得正常了。当时是9点10分。
感激了50年难忘怀
“我知道自己是难产,就是担心孩子。那会儿正值文革,窗外吵吵嚷嚷的,高医生一直安抚我‘不要着急,会顺利的’。”余淑纯说,接生那天正好是周日,高医生本来是休息的,但还是赶到医院帮我接生。“北有林巧稚,南有高欣荣”,她后来才知道,原来给自己接生的是全国响当当的医学大师。
儿子长大后参军、入党,又分到机关工作。余淑纯心怀感恩,常跟儿子提起高欣荣医生。无奈当时家里受到冲击,后来又无从找起,这份情结就在心里搁了50年。“当时连声谢谢都没跟她说,一直后悔到现在。”余淑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