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我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料,然而市面上五花八门的盐。却让消费者犯上了选择困难症,我们到底该吃哪种盐?
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商超发现
各种盐包装基本都在400克左右
价格却从1.5元到48元不等
“海藻碘盐”“沙棘碘盐”“益生元低盐”
“深井盐”“自然海盐”“雪花盐”
......
名称五花八门
颗粒也有大小不同
一正在选购的市民告诉记者
种类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价格差距还很大
买个盐有点选择困难症上线
湖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胡世启介绍:种类繁多的盐,主要分为“有碘盐”“无碘盐”“低钠盐”三大类。其他品种都是在这三大类基础上,根据工艺与采地不同衍生而来。
比如“深井盐”是根据所采盐原料深度不同而取名;“海藻碘盐”是用海带等提取天然有机碘替代普通碘盐中碘酸钾;“雪花盐”则是通过原料盐溶解二次集结后,形成外形酷似雪花晶体,具有溶点更低特点。
那么“有碘、无碘、低钠盐”到底该如何选
我们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营养专家蔡红琳教授听听专家怎么说“有碘盐”是指添加了碘酸钾的食用盐。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尤其是在儿童成长发育时期,碘摄入不足会造成身体智力等伤害,孕妇也应摄入足够碘来满足胎儿发育需求,因此健康人士与孕妇小孩普遍可选择有碘盐。
“无碘盐”则为不含有碘化物的盐,患有甲亢与甲状腺方面等疾病,或在有医嘱需要控制碘摄入量情况下选择“无碘盐”,市民切不可自行判断自己要吃“无碘盐”,一旦碘摄取量不足则会引发碘缺乏病。
“低钠盐”则是用氯化钾替代原料盐中的氯化钠,相较普通盐含钠量低,但钾含量较普通盐高。摄入钠过多摄入钾过少与高血压有一定关系,因此低钠盐适宜高血压人群食用。但是,钾摄入过多同样会有损健康。因此,慢性肾衰竭病人或正在使用保钾类药品的人群,要慎用低钠盐,减少增加患高钾血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