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最近,成都招募街头艺人,允许其持证上岗、定点表演的新闻,引起不少人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演唱流行金曲,表演传统曲艺,展示手工技艺……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如果你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也许就能邂逅这些热闹的街头艺术表演。从4月29日起,成都首批“持证上岗”的街头艺人,正式在春熙路、宽窄巷子、西村等点位集中亮相。快意拨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生动、热烈、洒脱的街头艺术,为蓉城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
除了剧院、荧屏,街头也是孕育文化、成就梦想的地方。曾经我们所熟知的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都是从街头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但是一直以来,街头艺人也常常遭遇刻板的印象、异样的眼光,甚至有些时候还会面临一些不友好的对待,这些都影响着街头文化的发展,也制约着个体梦想的实现。此次成都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推行持证上岗、定点表演,可以说是为街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安适的土壤,也为心怀梦想者创造了人生出彩的舞台。对此,一位参加招募的街头艺人由衷感慨,“街头艺人可以持证上岗,可以说给了我追寻音乐的又一次机会”。
接纳街头艺人,发展街头艺术,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生动表达。放眼世界,有不少城市都是因为生机勃勃的街头艺术而为人所向往。伦敦著名的考文特花园,被誉为街头艺术表演的天堂,也因此成为了伦敦独特的文化名片;巴塞罗那的布兰拉大道,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更是让游客惊叹连连,余秋雨就曾用热烈的笔调赞美其“光鲜夺目,绝招纷呈”。充满艺术性的街头表演,可以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元,帮助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将蜀中风流蕴于音符,将多元艺术展现于街头,相信这也会助力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让更多街头艺人汇聚于此,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景观、文化资源。
其实,不只是成都,近几年,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都在陆续采取措施,推进街头艺人“合法化”进程。为什么几大城市纷纷有此行动?一方面,街头艺人的确是城市治理中必须面对的问题。虽然,街头表演对于城市形成轻松、有活力的文化氛围大有裨益,但一些不分时段、不分场合的表演,也在影响着城市的正常秩序,树立相应规范,才能让其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旺盛,如何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也在考验管理者的治理智慧。其实,从此前上海将闲置的电话亭转变为阅读亭,到此次成都为街头表演亮起绿灯,这些盘活城市原有文化资源、从细微处打造城市文化风貌的实践,是城市文化服务功能的鲜活创新,也是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积极努力。
在街头艺术中,打开琴盒是一种标志性场景。此次成都允许街头艺人打开琴盒、接受打赏,似乎也可看作一种象征:这一举措,不仅打开了街头艺术的发展空间,也打开了城市包容的宽广胸怀。“城,所以盛民也”,从禁止街头艺人卖艺,到如今越来越多城市给予街头艺人合法化身份,从对待街头艺人态度的转变,可以看到城市管理意识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一面,也让我们在享受文化浓度的同时,更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与气度。
文化是城市的阳光雨露。文化充盈,才能让城市生长出更多的可能性。如今,包容开放的城市正在给予文化更多自由呼吸的空间,而多样的文化也在充盈着城市的气质内涵。相信在文化的充分氤氲之下,我们的城市不仅能生长出高楼大厦,还能滋养出更多有趣的灵魂、丰富的内心。
这正是:文化在街头,滋养在心间。大家晚安。(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张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