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财经:小微企业和“三农”,渴盼普惠金融的阳光!
2018-05-09 08:51:00 来源:人民网

平时逛街、购物、下馆子,大多数人付账都是掏出手机一扫,齐活!这样的场景,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即使在偏远的小县城里也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不过,手机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要想享受移动支付先要有银行账户。你可知道,世界上还有多少人没有银行账户吗?

世界银行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38亿成年人在银行或移动支付提供商拥有账户,占比69%。坏消息是,全球还有17亿成年人无银行账户;好消息是,这17亿人中2/3的人拥有手机,这将有助他们获得金融服务。

世行的分析结论是:普惠金融在全球呈上升趋势,手机和互联网加快了这一趋势,从2014年至2017年,新开户成年人达5.15亿人,但各国进展不平衡。

普惠金融这一概念,是指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中开展金融服务。我国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主要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

“发展普惠金融,目的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使普通百姓、偏远山村的村民,包括小微企业、‘三农’都能获得更加便利、更加快捷、更加实惠和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兆星表示。

那么,近年来我国发展普惠金融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再加把力?您的关注,就是我们的动力!麻辣财经多方采访,干货都在这里了。

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覆盖面在不断地提升

银行的普惠金融服务,主要是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贷款。

我国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覆盖面在不断地提升。目前,各主要商业银行都已经率先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特别是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在总行层面,都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并已挂牌开始运营。还有1600多家村镇银行和17家民营银行也相继获准设立,主要为“三农”、小微企业服务,成为推动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经达到31.76万亿,今年一季度新增了0.96万亿;涉农贷款余额也接近32万亿,比年初增长1.1万亿。

相比之下,保险业的普惠金融服务,更像一个“杂货铺”。麻辣财经先挑两样,让您瞧瞧。

20元钱能干什么?在城里也就是一个午餐盒饭,但在保险公司手里,可以给农民更多人身保险保障。

作为金融扶贫的重要手段,中国人寿推出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保费40元,其中农民交20元、地方财政配套补贴20元,保障范围很广泛而且有“农”味儿:涵盖了各种因意外而发生的风险事故等,不少地方甚至把“狗咬人”也列入赔偿条款。除了意外伤害,还包括疾病身故保险责任。

中国人寿的这个项目经验,在第六届小额保险国际研讨会上做了分享,被美国哈佛大学列为“解决贫困地区低收入人群保险保障”的成功案例进行研究。类似的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已经被很多保险公司列为服务三农、开展普惠金融的“主打产品”。

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在兰考县设立全国首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保险业在打造普惠金融“样板”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7年8月,兰考的一位村民因冠心病住院进行治疗,在20多天的治疗中共花费9万多元。其中,农合报销5万多元,大病报销1.2万元,大病补充报销1.36万元,中原农险“农村居民团体健康险项目”服务商,再报销9300多元。最后,个人自付费用仅有5500元,极大地减轻个人住院医疗费用压力。

除了保障居民人身安全和健康,中原农险提供“三农保险”一揽子解决方案,为农户、涉农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积极开展“政银保”和普惠授信多种模式,助力兰考普惠金融改革。

目前,由于兰考县“保险+扶贫”模式的示范效应,与中原农险合作推进整县扶贫合作的县域越来越多,签订合作协议市县政府达到12市66县,今年,扶贫项目落地21 家,带动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78 亿元,占全部保费收入的25%。

从全国来看,保险这把普惠金融的“保护伞”,确实发挥了遮风挡雨的作用。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农业保险参保农户的数量已经达到2.1亿户次,承保农作物21亿亩,玉米、水稻、小麦三大口粮作物承保覆盖率超过70%。小额人身保险覆盖31个省份的1.1亿人,大病保险已覆盖10.5亿人。

破解小微“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需要多方协作发力

由于贷款农民收入不稳定,小微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一旦发生意外很容易造成“烂账”。而且,普惠金融业务比较分散,额度比较小,从成本盈利的核算来讲不是非常合算。

“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我们努力了许多年,应该说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并不是非常理想。”王兆星坦言,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的难题,我们更应该下大力气、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难题。

缓解融资难,需要不断地推出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降低小微企业贷款门槛。也要有更多的激励,使大型银行、中型银行、小型银行,包括政策性银行有更大的积极性来做小微、做“三农”。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来缓解“融资贵”的问题。“除了贷款利率水平要根据风险定价,以覆盖资金成本外,要最大程度减少和取消所有贷款利率以外的各种收费,包括一些通道的费用,管理咨询的费用,都要尽可能降低或者取消。” 王兆星强调。

专家认为,在普惠金融的发展进程中,风险控制非常重要,保险业有望成为整个风险定价的最最可靠,和最值得信赖的风险底层。比如,小额保险功能不小,嵌入地方金融链条中,能解决授信难题,激活小微“三农”贷款的一池春水。

太平洋寿险的“安贷宝”借款人人身意外险,贷款人投保后如果发生合同条款规定的意外,保险公司将代为偿还贷款。这个险种一面市,就迅速得到农信社与贷款农民的认可。“安贷宝”数万元保障只需几十元保费,保险的总成本只占到贷款总额的2‰—3‰,既帮贷款人解决了资金难题,又没有大幅增加成本。

有了保险“保驾”,信用社的顾虑大大减轻,放贷意愿明显增强,促成更多小贷业务。现在很多地方,只要客户投保了这个险,循环放贷无等待,而且利率最多可以打七五折。

发展普惠金融,还需要 “国家队”的支持。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首期募资不低于600亿元,采取再担保、股权投资等形式支持各地开展融资担保业务。

“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可抵押资产少、信用记录不足、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市场信贷投放。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初衷,就是为了提升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王毅表示,设立基金可以通过政府增信,有效缓解金融机构的担忧,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押物不够、自身信用不足的问题。初步测算,今后三年基金累计可支持相关担保贷款5000亿元,约占现有全国融资担保业务的1/4。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力争到三季度末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较明显降低,确保今年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降,让企业有切实感受。

眼下距离三季度末,只有四个多月的时间了,任务艰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仍需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创新金融业务,让普惠金融的阳光照耀到更多的角落。(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曲哲涵 李丽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