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写《围城》时的住所,胡适在上海时期的居所,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发生地,沈从文与张兆和的相识地,戴望舒的新婚居所……千姿百态的上海,处处有故事。 每个看似不经意的角落、不起眼的建筑,都可能曾有某位作家名人的身影。
《上海文学散步:48位现代文人与上海》一书选取48位文化名人、236处地址,以散步形式带领读者探索他们在上海留下的足迹,勾勒他们在这座城市的过往,让读者的阅读体验不仅仅停留在纸上,更可以拓展到线下,走进互动、立体的上海文学地图。
本文内容摘自书中,有删节。文中主人公赵家璧(1908—1997),是著名的出版家、翻译家,曾主持出版《中国新文学大系》。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由赵家璧一手促成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这部大书肯定绕不过去——胡适编《建设理论集》,郑振铎编《文学论争集》,鲁迅编《小说二集》,散文卷由郁达夫和周作人主编,诗歌集由朱自清主编,戏剧集由洪深主编,阿英主编《史料·索引》,总序则请蔡元培撰写,集结了一时的文学界精英,总量达百卷,可以说是中国20世纪现代文学的“万里长城”。
《上海文学散步》
蒋俭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赵家璧出生于上海松江,长期工作和生活在上海。很巧的是,在寻访的时候,我发现他生活过的地方,大多数都离我家不远,散步可及。
■ 凡是徐志摩的课,能选的他都选了
赵家璧青年时代曾就读于延安西路上的光华大学。在大学校园里,对他影响最深的一位老师,当数诗人徐志摩。当赵家璧在光华附中读书的时候,他在校刊上发表的读书札记就引起了徐志摩的注意,徐志摩还特意找学生约赵家璧见了个面,还介绍他读《歌德传》。
赵家璧进入光华大学英国文学系读书后,凡是徐志摩的课,能选的他都选了。在同学们眼中。徐志摩丝毫没有教授的架子,“踏进课堂,总是偷偷地吸最后一口隐藏在他长袍袖底的烟蒂,向门角一丢”,就开始讲课,“他有说,有笑,有表情,有动作,时而用带浙江口音的普通话,时而用流利的英语”,“真像是一团火,把每个同学的心都照亮了”。他还会带同学们去参观美术展览,鼓励同学去听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每周演出的西方古典音乐。还有一次,在同学们的建议下,徐志摩“索性把课堂搬进校园里一座古墓前”,他靠着古槐树,同学们把两旁树荫下的石条作为凳子,听徐志摩边读边讲。
虽然作为师生的徐志摩和赵家璧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出身于富裕之家的徐志摩害怕革命,更向往英美式的渐进改良;而赵家璧则逐渐和进步的左翼文学圈靠拢,和他的老师渐行渐远。但即使如此,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密切交往。
在徐志摩去世5年后的1936年,赵家璧把徐志摩的部分日记和书信以《爱眉小札》为名,列入《良友文学丛书》出版。直到现在,这仍然是徐志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 出版《新文学大系》,幸有穆时英通路子
赵家璧在学生时代就喜欢编杂志,还没大学毕业,就踏进了伍联德创办的良友图书公司的大门,算是半工半读。当时的良友公司重视阅读趣味,出版的画报画册十分畅销。赵家璧毕业正式入职良友后,如鱼得水,在创造社老将郑伯奇的引见下,他在内山书店第一次见到了鲁迅先生,编辑出版的第一本书就是鲁迅的译作。后来,他又陆续编辑出版了《一角丛书》《良友文学丛书》《良友画库》等。
赵家璧编辑的图书中,影响最大的就是1935年5月开始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十卷本。赵家璧约请的都是当时最著名也最有代表性的各个领域名家——理论由胡适编选,小说由茅盾、鲁迅和郑伯奇编选,散文由周作人和郁达夫编选,诗集由朱自清编选,戏剧由洪深编选……书前由蔡元培撰写总序,各卷编选者还分别就所选内容写了长篇导言,既具史料价值,也是文学名篇。
而这套巨著出版过程当中还有个小插曲——
因为编选者中涉及鲁迅、茅盾等知名左翼作家,良友老板伍联德担心国民党把持的图书审查委员会可能从中作梗,就要赵家璧先把计划和名单送交审查委员会过目,免得万一有变陷入被动。赵家璧交上计划和名单后,也做好了消息渺茫的心理准备。
但三四天后,“奇迹”却发生了——赵家璧的大学同学、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忽然来良友公司找他。原来,此时的穆时英已经在图书审查委员会做了“一名不大不小的官”,而且和审查委员会主管项德言私交密切。
心系这套丛书的赵家璧和良友出版公司的负责人顺势利用了这个机会。在穆时英的斡旋下,第二天,赵家璧就去旧上海县城“也是园”附近的一条旧式里弄里拜访了项德言,用出版项的一部小说作为条件,换得了项对于《中国新文学大系》编选者和计划的首肯,这样才有了现在这部皇皇巨著。
■ 昔日良友图书,今日中信广场
赵家璧长期供职的良友图书公司,旧址在哪里?
赵家璧在《鲁迅编选〈苏联版画集〉》一文中给出过具体地址——“良友图书公司设在北四川路851号,底层是门市部,后边是印刷厂。编辑部在后部三楼,走上三楼要通过一条露天的狭窄的铁扶梯。我的编辑室只有十多个平方的面积,放着两张写字台,一张长沙发,还有书橱和文件柜之类,已没有多少回旋的余地。向西开的窗子,虽然挂着一幅竹帘,一到下午,初夏的太阳直晒进半屋。”在那里,鲁迅不仅来送过稿子,还在编辑部挑选过印刷的画作。
赵家璧在《话说〈中国新文学大系〉》一文里有相关印证:“我记得那年他(郑振铎)来上海,在北四川路海宁路口有五层楼高的虹口大旅社上大礼堂内,参加他亲戚的一次婚宴。这家旅社与良友公司近在咫尺……”文中提到的虹口大旅社,就是四川北路海宁路口现在还依然矗立的“虹口大楼”。
而赵家璧女儿赵修慧在《国难中的良友人》(《档案春秋》 2015年09期)一文中记载更为清晰:“良友图书公司位于虹口区北四川路851号(现在四川北路塘沽路口)。那里的剧场、影院、茶楼和酒家林立,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许多文化出版企业也在虹口经营。”清晰地指出了良友旧址就在现在四川北路的中信广场的地块上。
■ 白天在报社上班,晚上筹建出版公司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赵家璧工作的良友公司遭到猛烈袭击,损毁严重,宣布破产。他后来和良友老职工重新组建良友复兴图书公司也被日本人查封,他们一家不得不先后转移到桂林、重庆,1945年8月才返回上海。
回到上海后,赵家璧一边在《前线日报》社工作,一边还在惦记着酷爱的文学编辑梦想,他“白天在报社上班,晚上在自家屋里筹建出版公司”。1946年,他终于在哈尔滨路258号自家客厅创办起了晨光图书公司,投资人中还包括志同道合的文友老舍,公司唯一一个雇员还是自家亲戚,公司规模之小可以想见。
但晨光店小志气不小,出版的“晨光文学丛书”在现代文学史上非常有影响,如钱锺书《围城》第一个单行本就是在这套丛书中出版的,其他名作还包括巴金《寒夜》、老舍的《四世同堂》(第一部和第二部)与《猫城记》《龙须沟》,以及徐志摩《志摩日记》等,都是现代文学的明珠。
哈尔滨路258号属于瑞源里,是二层砖木结构普通民宅,原是日本侵略者占领时期为日侨建的住宅。抗战胜利后,赵家璧一家被分配到这里居住。
据赵家璧女儿赵修慧在《赵家璧在哈尔滨路的日子》一文中回忆,哈尔滨路258号“房屋临街而立,右侧是一扇大门,门庭略向内凹(这样,下雨时回家的人,收伞时就不会被淋湿)。进入室内,靠街是一排玻璃窗,房间很敞亮,这里是我们全家吃饭、会客和做功课的地方。半年后还成了‘晨光出版公司’的办公室。后室较小,一半被楼梯占用;另一半,奶奶放了一座佛龛,就再也没有活动余地了。再往后就是个很大的厨房,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垃圾和杂物。靠墙有水斗和煤气灶。……厨房边上是一间厕所,里面装着一只白瓷的蹲式便器和一只男式尿斗。边上还有间浴室,里面是个很深的大木桶和冲淋设备。二楼临街有一个挑出的阳台,与屋面同宽。前房的地面,铺满了日式的榻榻米,靠墙是一个极大的壁橱”。
现在的哈尔滨路依然有着十足的烟火气,二楼晾的衣物,一楼的烟纸店……曾经是赵家客厅的258号一楼,现在是一家按摩店,玻璃大门实实足足把临街的门面都撑足了……
■ 溧阳路1335弄居民写了篇《赵家璧和我们乘风凉》
晨光出版公司越来越多的业务让哈尔滨路258号这幢小楼装不下了,1948年1月,赵家搬到了溧阳路1335弄3—4号去住。这年7月,晨光公司也迁至四川中路215号经营,公司销售业绩很红火,业务已发展到可以供赵家璧养家糊口了。
赵家璧女儿赵修慧在《他与书同寿·赵家璧》中回忆,溧阳路1335弄3—4号是并排两幢石库门房子,有十来间。“大跃进”时,赵家儿女离开上海,赵家璧就把整个底层给居委会办托儿所,自己住楼上五间房子,也还宽裕。“‘文革’开始,到处抄家,天天批斗,妈妈自感居住房屋太大,怕被扫地出门,就自己到房管部门要求缩小居住面积,房管部门就让他们搬去大陆新村53号三楼前后两间约30平方米。”赵家夫妇马上把可以卖的家具卖了,可送的送了,匆忙离开了溧阳路,搬去大陆新村。
曾有溧阳路1335弄居民写了篇《赵家璧和我们乘风凉》,回忆赵家璧住在那里的岁月:“天热了,我们都到弄堂门口乘风凉,曹聚仁、赵家璧夫妇有时也到弄堂口乘凉,和我们小孩聊聊天。赵家璧夫妻俩长得胖笃笃很有福相。曹聚仁个头矮小,但人很精神。……”一种亲切温情浮于纸上。
从四平路走进去,树木幽深的溧阳路,两边墙上挂着虹口名人故居的介绍,俨然是一条景观道路,而赵家璧曾住过的溧阳路1335弄,就在马路的尽头。据说这条弄堂里,住的大都是知识分子和工商联的成员。弄堂最外面的一幢石库门房子,挂着“关紫兰旧居”的牌子,原来,这里还住过民国著名的女画家。
走进弄堂,没多远就看到了合为一家的3—4号的铁门,门帘紧闭。门口洗衣服的阿姨有点奇怪地瞄了我两眼,看我对着这处普通甚至有点破旧的房子左拍右拍,可能是因为隔壁5号墙上挂着“曹聚仁旧居”的铭牌,修缮得也比较新,看起来倒是更有拍照的感觉。
■ 住在与鲁迅家相仿的房中,写与鲁迅同时代的人和事
“文革”期间,在山阴路192弄53号大陆新村居住的那段岁月,是赵家璧夫妇最困难的日子,后门上被贴大字报、勒令书,弄堂里被人谩骂耻笑,还被迫拿起大扫帚扫弄堂。但赵家璧还是坚持完成了政协编译组近70万字的翻译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初,市政协考虑到赵家璧年老腿脚不利,打算分给他北京西路电梯高层的房子,但赵家璧婉谢,说“我要在大陆新村住到终老”。他觉得,和鲁迅、茅盾等文学前辈做邻居,住在与鲁迅家相仿的房屋中,写鲁迅同时代的人和事,文思会更敏捷,记忆会更清晰。每天早上到虹口公园散步,来了后总要在鲁迅纪念馆门前的花坛边站立一会。
赵家璧把大陆新村53号二楼作为自己的书房,请木匠用最普通的材料,做了几只最普通的书柜,把从上海旧书店买来的《良友文学丛书》《晨光文学丛书》和困难时期卖剩下的《中国新文学大系》,都放在书柜中,安放在书房最显眼的地方。接待朋友,或是文学青年,他打开书柜,每拿出一本书,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许多故事都离不开虹口。1988年,为了照顾已经80岁的父亲,赵修慧也搬来住在二楼的一间房中。
大陆新村的弄堂口都有上锁的铁门,没有里面的居民推门出来,外面没有门卡的人就进不去。等了一会,我及时地找到机会,随着居民走了进去。
53号门口有着大块文字和图片的介绍,墙上也有保护建筑的大理石牌子,但一楼围墙上的不锈钢防盗栏破坏了整体的美感。抬头仰望,二楼的窗子早已经换成了白色塑钢窗,不知昔日的赵氏书房,是否换了模样?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 蒋俭
微信编辑:泰妮
校对:s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