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好产业”!
2022-08-22 10:48:00 来源: 扬州发布


  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 8月16日,一场大雨过后, 大运河畔的生态科技新城泰安镇华丰村, 吹来带着湿气的凉风。 “七河八岛山水交融的美景 让人记忆深刻,我还会再来。”
  常州游客陈芳恋恋不舍地说道。
  七河八岛是大运河畔一处独具特色的美景,近日成功入选扬州“运河十二景”。“我们将乘着入选扬州‘运河十二景’的东风,突出‘农文体旅’动静结合、协调发展的思路打造产业集群,让这里不仅成为市民、游客、创业者心灵栖居的净土,也成为体验运动休闲的乐土。”凤凰岛生态旅游度假区党委书记吕洁介绍,接下来将朝着“运河人居遗产公园”定位努力,打造“好地方”的文旅“好产业”。




  留白与保护,为未来“储绿”
  “快看!那棵桑树上有只蝉。” “那是牛背鹭吗?” 木质栈道、仿宋廊桥, 飞鸟在林间时隐时现, 一支研学游队伍在聚凤岛的密林中走走停停,
  观察着岛上的花鸟鱼虫。
  聚凤岛位于七河八岛最北端,属过水型湿地,四面环水,岛上河、塘、荡、滩等地貌俱全,有 80多种鸟类 、 36种鱼类 、 8种两栖动物 、 15种爬行动物及哺乳动物 ,是动植物的“天堂”。


  坐拥优质自然资源,生态科技新城没有着急开发,而是从2015年开始“封岛保育”,进行环境修复,只允许科研、研学团队上岛。综合整治后岛上鸟类明显增多,研学队伍上岛必须打伞,否则很可能被鸟粪淋到。
  如今,聚凤岛是七河八岛中科研考察、科普教育的最佳目的地。聚凤岛研学线路已成为暑期学生亲近大自然的热门线路,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也把聚凤岛作为研学基地,定期上岛观察湿地动植物。


  保护性开发不仅唤醒了 聚凤岛的“绿色活力”, 更印证了生态科技新城在发展中 坚持的“绿色初心”。


  运动加文化,为发展“添翼”
  “快来玩水!” “看我划得多远!” 来到扬州深潜大运河中心, 远远就被太平河上的嬉笑声吸引,
  那是市民正在体验皮划艇项目。
  扬州深潜大运河中心目前是 亚洲最大、功能最齐全 的民间赛艇基地,有优质的水上赛道,已成为具有洲际水准的专业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暑假以来,中心已接待 1200人次 前来体验皮划艇运动。


  今年端午节,由生态科技新城和扬州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我们的节日·端午”暨“大运河·七河八岛”龙舟赛在深潜大运河中心举行,十支青年人才龙舟队逐浪太平河,传统文化与现代赛事在运河上完美结合。
  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过程中, “活态”是灵魂。 而“运动+文化”已成为近年来 生态科技新城“活态”传承运河文化
  的创新之举。




  内涵和形式,在这里“共美”
  如今,华丰村不仅成了 周边短途游的新晋网红打卡点, 还多次受到央视等主流媒体的关注。 陈芳就是看到央视节目慕名而来的。
  华丰村周边河网交汇、茶田连片, 绿化覆盖率高达75%以上 , 以此为依托,华丰村打造了 面积达 1800平方米 的“民宿圈”, 首批入“圈”的6户居民每年每户
  平均可 增加收入4万多元 。


  离华丰村不远处便是芒稻村,这里的田园综合体刚送走一批来体验农耕文化的孩子。据介绍,芒稻村地处七河八岛中芒稻岛的最北端,近年来秉持保护好、利用好生态环境的原则,陆续关闭6个产能落后的工厂,同时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开发特色农业、观光农业项目,并成功创成 市级特色田园乡村。


  近年来,生态科技新城依托生态资源, 聚焦“生态+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围绕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特色农旅产业在七河八岛逐渐成形。
  扬州发布记者 露莎 西伯
  文中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新媒体编辑 陈一馨


  防疫信息查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