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腾“云”驾“物”!
2022-08-26 20:42:00 来源: 南京发布


  作为南京“含农量”最高的板块 浦口区近年来 依托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科研优势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 …… 挥动“科技的翅膀” 精耕“希望的田野”
  8月24日-26日,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暨2022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活动,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召开,各方专家学者、创新企业代表齐聚长江之滨,共商科技兴农大计,探索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农业硅谷”引聚“科技天团”
  8月15日,在位于浦口区的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王才林、张红生教授团队正式签约进驻。 选择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安家落户”,对于“南粳之父”王才林来说,并不是一个困难的决定。
  从2016年获批,到2018年实体运行,南京国家农创中心从无到有,画出了一道令人赞叹的“发展曲线” 。


  科研人员攻关新技术。
  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科技进步。 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的使命,就写在会展中心的大厅——“实施国家战略、承接区域需求、打造农业硅谷”。
  去年,由邹学校院士团队研发的“新海青375青梗菜”,登上了南京市民的餐桌。与传统的上海青相比,经过多年选育的新品种颜值更高、口感更好、纤维含量更低,目前已在多地推广种植。


  “新海青375青梗菜”。
  “看天吃饭”进阶“智改数转”
  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 必须告别传统模式 种上物联网、栽下大数据 用更“聪明”的现代农业 解放“看天吃饭”的农民
  ↑上下滑动观看
  在浦口区与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共建的 汤泉农场数字大田,赵春江院士团队将智能测控技术集成于农业机械,创新研发无人农场技术系统,可实现水稻和小麦耕种管收等关键作业环节“无人化”作业。 统计数据显示,引入无人农场技术系统后,汤泉农场农机作业效率提升50%,水、肥、药节约可达10%至15%,人工成本降低30%至40%。


  拖拉机无人驾驶系统。
  赵春江是第一位入驻南京国家农创中心的院士,如今,他牵头组建的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已搭建完成浦口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打造汤泉农场数字大田、绿丰源谷数字温室、永宁联合村数字渔场、星甸数字猪场等4处智慧农业应用场景,把传统农业拉上了“智改数转”的快车。


  ↑数字大田


  ↑数字温室


  ↑数字 渔场


  ↑数字猪场 农业科技 不仅仅武装到奔跑的机器上 更藏身在恒温恒湿的大棚里
  走进江苏青云高科的果蔬基地,智能育苗系统对大棚内部环境高精度控制,有效解决了育苗的不稳定性和生长周期长的问题。 “我们管这个叫‘植物工厂’。”青云高科总经理宋娜说。


  植物工厂。
  科技赋能 让农民成为轻松体面的职业 当前,浦口区还与南京农业大学协同共建 争创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
  “接二连三”拉长“增收链条”
  从2005年底扎根永宁街道联合村开始,来自安徽的赵有志,已经在滁河边养了17年青虾。
  受疫情影响,青虾面临滞销问题。 赵有志扛起龙头企业责任,投资3000多万组建冷链物流仓储运输中心,目前已启用, 彻底解决青虾保鲜和长途运输难题。


  永宁青虾。
    种粮大户邵名文,利用自身立体销售网络和“名文大米”品牌效应,让“浦口味稻”通过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渠道香飘大江南北 。邵名文算了一笔账, 联结带动450户,预计今年销售接近2000万元,利润190万元。


  南京众鑫丽种植专业合作社。滕宏飞 摄
  产业化联合体,成为浦口破题农业精品化、订单化、标准化的最新实践。 目前,浦口区已聚焦 蔬菜、青虾、大米、瓜果等特 色农产品,成立了 7家产业化联合体 ,以标杆引领带动增收致富。
  “最强大脑”输出“乡村治慧”
     依托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 浦口区搭建 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 。
  目前已对接20余个省区市信息化系统,整合区内47个相关单位涉农数据,数据量达4000余万条,基本摸清全区农业农村资源家底。
  此外,通过整合融合110指挥中心、大联勤网格化指挥中心资源,浦口创新打造 “多网合一”新型乡村大数据治理模式 。 今年以来,全区处理大联勤工单超14万条,办结率99.96%。


  浦口数字乡村大数据中心。
  浦口农村处处闪耀科技“治慧”
  “我的浦口”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融合教育、医疗、民政、社保等多个惠民功能板块,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全民健康信息网络让乡镇医疗机构远程诊疗实现全覆盖,农村看病难、看病远的问题迎刃而解;
  “文旅浦口云”为群众提供各类休闲文旅体生活服务,平台曾经有过1分钟内300人同时抢票、3分钟内7000人抢座的盛况……
  在浦口
  手机不仅是“新农具”
  更是乡村生活的“总客服”
  位于星甸街道的浦口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运维中心,智慧大屏上800多个点位密密麻麻,污水收集量、用电量等参数实时上传,系统有故障村民一键报修。
  数字水务
  让浦口乡村沟渠澄澈
  河湖安澜


  星甸后圩。俞峰 摄
  2021年
  浦口区农林牧渔业
  实现增加值 50.61亿元
  总产值 77.75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突破 3万元
  实现 十年翻番
  随着更多的科技成果
  在老山脚下瓜熟蒂落
  浦口 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必 将 越走越宽, 越走越稳!






  内容来源|浦口发布、新华日报
  编辑 | 刘蓓
  校对|吴一唯 责编 | 钱奕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