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条!重庆四川银行业保险业再牵手
2022-09-02 09:27:00 来源: 重庆发布


  今(1)日,银保监会举办了“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重庆、四川银保监局局长分别介绍在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方面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当日,重庆银保监局、四川银保监局还联合出台了《推动四川省 重庆市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二十条工作举措,力推川渝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设计: 布·视觉/覃海泉
  联合出台二十条举措
  推动川渝银行业保险业一体化发展
  《意见》提出,到2025年,川渝银行业保险业一体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势见效,金融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下联动、相向推进、同频共振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着眼区域发展整体目标
  明确金融支持九大重点领域
  ↓↓↓
  支持重点区域协同发展
  鼓励银行保险机构优化投融资布局,支持成都、重庆做强“极核”和“主干”功能,支持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川渝高竹新区、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等川渝重大合作平台发展,促进双核引领、区域联动。
  支持共建基础设施网络
  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金融产品供给、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力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能源和水利基础设施网建设,助力川渝提升内联外通水平,强化门户枢纽功能。
  支持共推产业转型升级
  指导银行保险机构深化产融合作,强化“金融+”服务保障,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加强对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支持,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支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现代产业体系。落实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推动助企纾困。
  支持共建科技创新中心
  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积极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中国(绵阳)科技城协同发展,为科学城重点项目、重点产业以及园内科技企业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支持共建巴蜀特色国际消费目的地
  指引银行保险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前提下规范发展消费金融,稳妥开发适应新消费趋势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为消费场景下的交易、支付、出行等提供更多风险保障,塑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
  支持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积极探索能效信贷、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信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气候保险等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和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优先支持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国家规划重点工程以及优质项目。
  支持共建改革开放高地
  落实金融业对外开放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机构在成渝地区布局。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奋力融入“一带一路”共建,积极支持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口岸物流等重点对外开放项目建设,深化中外合作示范项目金融合作,完善自贸区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铁路提单融资模式,加大外贸金融保障力度,助力成渝地区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指导银行机构加大“三农”领域信贷投放,依法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
  支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强化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推动两地健康、养老、育幼等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发挥融资、支付、结算和技术优势,为川渝政务跨省通办、公积金异地查询、公交卡异地使用、医保异地结算、税费异地缴纳等成渝地区公共服务互联互通项目提供支持。
  着眼夯实西部金融中心共建基础
  健全银行保险机构体系五大任务
  ↓↓↓
  优化机构布局,支持内外资金融控股集团、银行保险机构在成渝地区发展。加快培育法人金融机构等。推动形成具有竞争力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增强区域金融创新活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坚持差异发展,精准高效提供与区域内重点领域、市场主体、金融消费者特点和需求相匹配的差异化、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
  完善公司治理。建立健全现代化治理体系,严格规范股权管理和股东行为,加强内控合规建设和全面风险管理。
  依托科技手段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化解银行保险机构风险的治本之策,强化改革化险。
  着眼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
  深化两地银行保险机构融合发展
  ↓↓↓
  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
  鼓励银行保险机构根据自身发展特性,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跨区域协同发展合作机制,加强与异地同类、同属银行保险机构的沟通对接和战略合作。
  开展多层次业务协作
  支持两地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接,探索建立并深化跨区域联合授信、企业融资抵押品异地互认、银行卡同城待遇、不良资产处置、保险理赔通赔通付等业务合作。
  推动资源要素共建共享
  支持两地银行保险机构加强信息互联互通和渠道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金融基础设施资源共建共享,实现“1+1>2”的合作共赢局面。
  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
  加强监管联动合作、深化监管引领
  重庆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蒋平介绍,近两年来,重庆银保监局接连出台两地银行业保险业支持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政策举措,以制度供给引领金融供给,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重点服务好“五个共建”。
  五个共建:共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枢纽、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共建西部科学城、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共建现代化国际都市
  其中,截至上半年,两地投放交通、能源和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余额2.63万亿元,支持“一带一路”融资余额1.14万亿元,提升内联外通水平,强化门户枢纽功能;
  7月末,发放制造业贷款余额1.14万亿元,支持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现代产业体系;
  发放高技术产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贷款余额9634.03亿元,科技保险、知识产权保险提供风险保障286.72亿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持续健全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提升区域金融综合服务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规范发展消费金融,完善新市民金融服务,服务成渝建设安居乐业的现代化都市。
  “在共同推进金融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两地监管部门传承两地红色基因,开展多项党建共学活动。”四川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陈育林介绍,同时,两地加强监管协同和政策沟通。
  在共推改革开放试点方面,两地联合推动国家金融创新和开放试点政策先行先试,推动建立首个跨区域社会组织——成渝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落地异地取转款手续减免、地方法人银行柜面业务互通、保险通赔通付等便民服务,推动金融服务“同城化”。
  此外,两地监管部门从银行保险监管角度,努力制定更细化、更实在、更管用的政策措施。
  重庆银行业保险业 这十年发展如何? 带你一图看懂!










  新闻多一点》》
  “央地协同”
  将“红岩精神”融入金融监管实践
  在当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蒋平介绍了重庆银行业保险业十年来取得的长足发展,以及全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这背后,是重庆银行业保险业人和重庆这座城市千千万万人一起努力取得的成绩。


  “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重庆银保监局供图
  “重庆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具有光荣的红色传统,孕育了伟大的‘红岩精神’。”蒋平说,十年来,重庆银保监局把“红岩精神”融入金融监管实践,重庆银行业保险业党建水平不断提升。
  特别是近两年来,进一步创新“央地协同共建”模式,会同地方党委政府、联合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创建“江北嘴金融党建先行区”,打造具有重庆特色、全国影响力的金融党建品牌“红金渝”。
  其中,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统筹推动金融党建、社会基层治理、风险合规管理“三网融合”,创建“中心+站点”金融党建新阵地体系,努力提高重庆营商环境和金融服务质量。
  蒋平表示,接下来,重庆银保监局将持续加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抓好江北嘴金融党建先行区和“红金渝”金融党建品牌建设,着力在理念、机制、载体、措施上下功夫,不断丰富完善强党建、优服务、促发展、助创新、惠民生的新格局,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防控小贴士
  手脏后,要洗手;做饭前,餐饮前,便前,护理老人、儿童和病人前,触摸口鼻和眼睛前,要洗手或手消毒;外出返家后,护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做清洁后,清理垃圾后,便后,接触快递后,接触电梯按钮、门把手等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


  大家都在看
  取地名还任性?今起重庆这个新规施行
  重庆东站如何建?看这儿
  9月下旬,决赛!
  来源 :重庆发布
  文字:许琳珮
  编辑:杨帆


  版权所有:重庆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