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人朋友圈的“常客”!这份幸福,必须晒出来!
2022-09-09 09:54:00 来源: 合肥日报


  入秋后的合肥,人们推窗凭栏眺望,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碧空如洗的大美景致。如到巢湖之畔,迎风看一顷碧湖,水天一色,是何等惬意。
  回首十年间,“合肥蓝”早已不知不觉融入每位市民的心中,成了邻里朋友圈的“常客”。


  巢湖美景。


  9月8日上午,在“合肥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组数据非常亮眼:
  2021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32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9.2%;空气质量优良率85.8%,较2015年提升15.9个百分点, 空气质量六项监测指标实现有考核记录以来首次全面达标。


  蓝天白云下的城市风景。全媒体记者 何希斌 摄
  ——十年磨一“蓝”,功在千秋。
  这十年,合肥聚力攻坚,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全市空气质量达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在合肥市6项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中,
  PM2.5年均浓度 自2013年的8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1年的32.5微克/立方米,降幅为63%,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PM10、O₃年均浓度 分别为63微克/立方米、143微克/立方米,达到二级标准;
  NO₂、SO₂、CO年均浓度 分别为36微克/立方米、7微克/立方米、1.0毫克/立方米,达到一级标准。
  去年10月27日,2021中国蓝天观察论坛发布最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整体空气质量实现七连升。 在纳入评分的168个重点城市中,合肥综合评分排名位居榜首。
  2021年,合肥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3天,优良率85.8%,其中有96天空气质量为优,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新高。 与2013年相比,优良天数增加了130天( 优良率增长35.9 %),重污染天气持续清零,市民拥有更多“蓝天幸福感”。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冯银厂表示, 合肥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上呈明显改善、持续好转的态势。污染物浓度的持续下降主要归因于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人努力”发挥了主导作用。
  十年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攻坚克难、砥砺奋进。


  风光旖旎的杏花公园。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摄
  ——为蓝天常在竭虑,为民生福祉加码。
  十年来,合肥制定出台打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打响蓝天保卫战。为加快改善大气环境,陆续印发了《合肥市空气质量达标阶段性工作方案》《合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合肥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编制了《合肥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 与此同时,也推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系统性、根本性举措。
  去年4月,合肥最后一座垃圾填埋场——龙泉山生活垃圾填埋场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龙泉山皖能生活垃圾焚烧厂建成投产。从“填埋”到“焚烧”,垃圾实现“变废为宝”,绿色发展取得质的跨越。目前,合肥市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约8400吨,节约标准煤约4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9万吨, 为合肥市“无废城市”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贡献了强大力量。


  龙泉山皖能生活垃圾焚烧厂。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在“科里科气”的城市气质滋养下,合肥巧用科技助力城市空气“清新”。
  近年来,合肥推进重点排污单位和主要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一体化平台建设。
  加快推进“天地空”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建设空气微观子站227个、小型标准站133个,构建机动车排气污染“天地人车”监控平台,网格化监控空气质量。
  同时,开发集监测数据采集、数据融合、数据处理、模型推演、预测预警、应急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环境可视化管理,探索污染防治攻坚战“一张图”指挥。


  9月8日,在合肥市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测站包河区子站,运维人员查看污染气体立体分布遥测系统。全媒体记者 李予 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殷殷嘱托言犹在耳。 合肥将牢记使命,谱写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新业绩,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合肥样板”,绘出“一湖碧水映蓝天,满城绿荫常似春”的唯美画面。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潘 子璇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周巧
  出品 | “湖畔点经”融媒体工作室、 “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全国公务员最高荣誉揭晓!合肥获得两项殊荣!
  本世纪仅有三次!当中秋节遇上教师节,高校间的“PK”开始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