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任陈延年21天后,他也在同一个地方牺牲 | 睡前分享
2022-09-23 09:27:00 来源: 解放日报


  1920年赵世炎赴法勤工俭学前在上海留影
  1927年7月2日,风雨交加的黄昏,国民党警探根据叛徒口供包围了上海北四川路志安坊190号中共江苏省委代理书记赵世炎的住所。此时赵世炎外出未归,敌人就守候在他家中。他的妻子夏之栩和岳母夏娘娘焦急万分,当夏娘娘从窗口看到朝家走来的赵世炎时,不顾敌人阻拦推下窗台上的花盆。可惜呼啸的风雨声淹没了花盆落地的声音,赵世炎竟未察觉,一进家门即遭逮捕。19日,这位“上海无产阶级真实的领袖”在枫林桥畔英勇就义。


  赵世炎的上海旧居,今多伦路189号
  不奋斗何以为人
  “上海工人志气豪,冲锋陷阵涌如潮。三次起义君前导,争得红旗沪上飘。”“龙华授首见丹心,浩气长虹烁古今。千树桃花凝赤血,工人万代仰施英。” 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吴玉章缅怀赵世炎的诗篇,可谓情真意切。“施英”是赵世炎在上海从事革命斗争时用过的化名。
  赵世炎是我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他短暂的一生,留下了丰富灿烂的革命事迹和令人回味的红色故事,展示了高尚的精神风范和鲜明的政治品格。
  赵世炎出生在四川省酉阳县(今属重庆市)龙潭镇上一个大户人家,他家住的是高屋大院,镇上有专门码头。赵家有九个儿女,赵世炎排行老八。
  酉阳地处湘鄂渝黔四省接壤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素有“渝东南门户、湘黔咽喉”之称。历来既是土匪窝子,也是革命者的产地。二哥赵世珏是同盟会员,对少年赵世炎影响很大。赵世炎自幼酷爱读书,常听大人们讲两次“酉阳教案”的故事,革命火种自小播下,常用后人赞扬岳飞的诗句“上下三千年,古今第一人”激励自己,以“生今之世,处此万恶社会,不奋斗何以为人也”鞭策自己。
  1912年秋,赵世炎入读龙潭镇高级小学,地理老师是同盟会会员王勃山,他常常向学生们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一次地理课上,王勃山讲香港被割,九龙、澳门被强租,中国领土被列强瓜分,大好河山支离破碎,边讲边哭,爱国主义情绪感染了一众幼小的心灵,孩子们跟着痛哭。赵世炎则怒目切齿,默不作声,课后他反复高唱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少年赵世炎毅然剪掉头上的长辫子,决心与旧世界彻底决裂。龙潭镇高级小学许多小男孩也剪了长辫子,小姑娘扔掉裹脚布。对赵世炎离经叛道之举,母亲陆碧莲惊慌失措,父亲赵从善却手捻胡须微笑着直夸儿子有志气。
  他14岁时随父兄来到北京,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学业优秀。在校期间,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勇敢地表达关心国家、关爱人民的思想观点。在《说图书馆答友人问》中他提出了使国家强盛、社会事业发展的方法是对民众“倡之教育,以进其智,兴之法变,以进其德”,集聚“社会之力”的关键在于追求公益而非私益,颇有见地。
  随着蔡元培出长北京大学、陈独秀受聘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迁至北京,北京教育界气象一新。赵世炎结识了李大钊,深受新思想的启迪和教育。他在笔记中写道:“李先生可算是我的导师,也是我的引路人。”
  赵世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并被选举为附属中学学生会干事长,组织同学投入游行示威队伍,经受了革命的考验和洗礼。五四运动后,又参加了李大钊等发起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积极团结进步青年,宣传进步思想。
  “黄昏之贼”
  1920年5月9日,赵世炎与湖南青年萧三等120多名进步学生搭乘的法国阿芒贝尼克号轮驶出上海杨树浦码头,毛泽东来码头为萧三等送行。汽笛一声,19岁的赵世炎踏上了寻求真理的勤工俭学之路。


  1920年5月赵世炎等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抵达马赛时合影(资料照片)
  在法期间,赵世炎一边工作,一边联络同学,每天在8小时高强度做工后还坚持学习3小时,每每趁着夕阳的余晖阅读马克思主义文献,自称“黄昏之贼”。他向同学们立下誓言:“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表达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其实,早在离开上海之前赵世炎就与正在建党的陈独秀取得了联系。1921年春,赵世炎接到陈独秀关于建党的来信,立即同张申府、周恩来等进行联络,成立了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他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时年仅20岁,是中国共产党当时最年轻的党员之一。
  党史权威著作《中国共产党历史》记载:“旅法华人中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主要是在留法勤工俭学人员中形成的,于1921年成立。发起人有张申府和赵世炎,成员有张申府、赵世炎、陈公培、刘清扬、周恩来等。”
  该书还记载:旅法的共产党组织成为联系旅欧各国(旅法、旅德、旅比)革命者和进步学生的中心。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召开成立大会,旅欧各国23名代表参会,赵世炎主持会议,决定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选出中央执行委员会,21岁的赵世炎为书记,周恩来和陈延年为委员。这个安排足见赵世炎的党内地位。
  1922年秋,中共旅欧总支部成立,赵世炎被选为总支部委员和中共法国组书记,组织领导能力得到充分展现。蔡畅曾赞美道:“世炎和恩来全身都是聪明。”聂荣臻回忆说:“世炎同志的特点是聪明、活跃、很能接近群众,我们都很崇拜他。在法国的时候,开大会总是选他作主席……”
  年纪较轻的赵世炎成为核心人物其实不难理解。赵世炎帮助过很多同学,最具代表性的要数他帮助无政府主义信徒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实现思想转变。他敏锐觉察到二陈兄弟的思想变化,多次致信陈公培,委托他“与之问讯,且探其动静”。在大家帮助下,二陈兄弟转而信仰马克思主义。
  赵世炎敢作敢当,总是冲在斗争第一线。比如,北洋政府欲将中国印花税和滇渝铁路的修筑权出卖给法国换取借款,此事在旅法学生和华工中引起轰动。赵世炎挺身而出,联合周恩来等成立拒款委员会,发布“拒款通告”和《拒款宣言》,呼吁各界人士一同抵制借款。最终成功粉碎了借款阴谋。
  再如,当时李石曾、吴稚晖等假借安顿留法勤工俭学学生之名筹款兴建“中法大学”,却无故剥夺勤工俭学学生的入学权利,在学生中引发普遍的愤怒。赵世炎、蔡和森等发起领导了著名的“进占里大”行动,与吴稚晖等对峙谈判,被强行押送至里昂附近的兵营拘禁,赵世炎机警逃脱,蔡和森却被遣送回国。
  奋斗“为人生第一要义”
  受党中央委派,1922年底赵世炎与陈延年、王若飞、郑超麟等12人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临行前他们相约来到巴黎最高建筑埃菲尔铁塔登高游览。置身高塔,心系祖国,他写下了炙热的《远望莫斯科》:“我们站在巴黎铁塔顶上,高处不胜寒,一片茫苍苍”。 大家齐声呐喊“共产主义万寿无疆”。这是对党坚贞不渝的誓言,也是对共产主义事业浪漫美好的愿望。
  赵世炎赴莫斯科后,周恩来接替他担任中共旅欧支部第二任书记。
  赵世炎曾言:“‘奋斗’二字,愚常奉以为人生第一要义”“不奋斗,何以为人也”。这是赵世炎的崇高人生观,而他的一生也从未离开过“奋斗”。
  在苏期间,赵世炎与政治引路人李大钊重逢。李大钊是奉派前来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五大的。经李大钊提议,赵世炎1924年9月从苏联回到国内,被派赴北洋军阀控制严密、环境险恶的北京担任中共北方区委委员、地委委员长(1925年1月改称书记),后任北方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陈独秀(左)和李大钊
  在北方区委,赵世炎被誉为“能煽动,能工运”。他与区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陈乔年共同协助李大钊领导北方八省区和东北地区党的工作。他工作深入细致,很有魄力,经常深入工厂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谈话,启发工人阶级觉悟,并先后在东城、西城等地建立工人俱乐部,组织工人学习文化、交流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北方的工人运动很快恢复和发展起来。
  李大钊称赞身边这位重要助手:“世炎脑子快,很多问题对我很有启发。”
  1926年春,奉系军阀控制了京津一带。赵世炎因长期出头露面难以立足,被调任中共江浙区委组织部部长、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兼任江浙区委军委书记。


  1926年至1927年,我党最早的党校之一、中共上海区委党校办学点,赵世炎曾在此授课(海沙尔摄)
  在上海,赵世炎大显身手。 他先是和战友们齐心协力,出色地指挥了“五卅”运动一周年游行示威,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后参与领导了上海工人持续3个多月的经济大罢工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1927年3月,赵世炎与陈独秀、周恩来等领导了著名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成为党领导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一次成功典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反动统治。赵世炎称之为“三月暴动”。他写道:“三月暴动在世界革命史中的价值,是写在十月革命后的一页。三月暴动在中国革命史中的位置,是确定中国革命的性质,保障中国革命的胜利,划分中国革命历史的一页新篇幅。”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资料照片)
  志士不辞牺牲
  在秘密工作环境里,赵世炎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同志们,把危险留给自己。他精力旺盛,才华横溢,开会时经常用英、法、俄三种语言给外国朋友做翻译,散会时总是率先离开说:“我先走,把泥巴带走,免得麻烦你们。”“泥巴”是大家给反动政府暗探取的绰号。
  “四一二”政变后上海陷入白色恐怖,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赵世炎临危不惧,坚定地表示:“共产党就是战斗的党,没有战斗就没有了党,党存在一天就必须战斗一天,不愿意参加斗争,还算什么共产党员!”


  1926年赵世炎在中共上海区委
  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延年1927年6月26日因叛徒出卖被捕,29日夜遭残忍杀害。28日,与陈延年一同在上海并肩战斗的赵世炎临危受命,接任江苏省委代理书记。仅过4天,7月2日下午,因叛徒出卖,敌探包围了北四川路志安坊190号赵世炎的住所,7月19日他英勇牺牲。
  赵世炎最后的表现异常壮烈。在上海枫林桥看守所,赵世炎受尽酷刑仍坚贞不屈。他鼓舞同志们“不要害怕,越怕越没有希望”“革命就是要流血的,要改造社会就必须付出代价”。他在遗书中留下“志士不辞牺牲,革命种子已经布满大江南北,一定会成长茁壮起来。共产党最后必将取得胜利……”
  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与陈延年何其相似。走向刑场的路上,赵世炎一路高呼“共产主义万岁!”“打倒新军阀蒋介石!”“工农兵联合起来!”刽子手见他镇定自若、神采奕奕,听到他英勇的口号,不禁为之战栗,狂叫“砍,拿刀砍”。英雄之死总是相似的,两任江苏省委书记不仅在同一岗位被捕,在同一个地方牺牲,而且牺牲的情景也极为相似。
  永远的怀念
  连失两位青年才俊,中共中央机关报《布尔什维克》发表《悼赵世炎、陈延年及其他死于国民党刽子手的同志》的悼词,写道:愤然赵世炎和陈延年的牺牲,“是中国革命最大的损失之一”,使“中国无产阶级从此失去了两个勇敢有力的领袖”和“忠实而努力的战士”。称颂“赵世炎是上海无产阶级真实的首领”“是上海工人三次暴动的指导者”“是上海总工会和纠察队的灵魂”。
  赵世炎不怕牺牲的精神受到党内一致好评。老战友邓颖超深情回忆:“他那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他那认真负责细致不苟的工作作风,他那既严肃又和蔼可亲的平易近人的态度,他那顽强的斗志和英勇牺牲的气概,表现了共产党员高尚的品质。”
  四川同乡和旅欧同学聂荣臻称赞赵世炎“对党、对事业无限忠诚,工作中深入群众,生活上艰苦朴素,对敌斗争奋不顾身,对同志坚持原则而又热情可亲,世炎同志是一个高尚的共产主义者”。
  如今,赵世炎故居及烈士陈列馆位于酉阳县龙潭镇,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邓小平1982年亲笔为故居题写“赵世炎同志故居”的门匾。
  2001年4月13日,中共中央隆重纪念赵世炎诞辰100周年,缅怀他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他的崇高精神与革命风范。


  2001年赵世炎诞辰100周年纪念邮票
  2009年,赵世炎与陈延年等一起,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组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徐光寿 文字编辑:许云倩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huisong SYL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