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世界级工程的开路先锋!他们是南通过江通道工程背后的无名英雄
2022-10-08 10:48:00 来源: 南通发布


  新闻链接


  张军杰,中共党员,山东菏泽人,现任中铁大桥院勘察所所长。先后主持和参与了30多座长江、黄河大桥及隧道,10多座海湾大桥等多个重大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近几年负责了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北沿江高铁过江通道、海太过江通道等特大工程的水域勘察工作。
  勘察是工程设计与建设的开路先锋。在采访南通多条过江通道的过程中,从指挥长到总设计师、总体设计负责人,都对一群勘察技术人员满怀敬意,称赞他们是“世界级工程背后的无名英雄”。于是,我们带着好奇走近这个群体。


  在南通“八龙过江”规划中,“三龙”已建成,“三龙”今年相继开工。据了解,来自中铁大桥院的勘察团队与其中“五龙”结下不解之缘,他们负责了苏通大桥主桥墩的补充勘察,沪苏通大桥、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过江通道南隧北桥的勘察。为此,记者采访了中铁大桥院勘察所所长张军杰。44岁的张军杰主持和参与了多个重大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其中包括30多座长江、黄河大桥及隧道,10多座海湾大桥。张军杰介绍,勘察是一项多专业交叉的综合性工作,涉及地质、测量、岩土等多方面,为工程建设的选址、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施工建设提供工程地域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土特征及地下资源等技术材料。中铁大桥院是一个集设计与勘察于一体的集团,遥想当年在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和建造中,大桥院的前辈们勇当“水下侦察兵”,开启了新中国长江大桥建设的先河。


  苏通大桥
  是南通“八龙过江”的第一龙,也是中铁大桥院的勘察团队首度与长江南通段结缘。2014年,他们完成了苏通大桥主桥墩补充勘察。目前,两座主墩如定海神针一般稳稳屹立于江心。随后,沪苏通大桥的勘察、测量及设计均由大桥院完成,从工程可行性阶段到补充定测阶段,历时7年又4个月。张靖皋长江大桥,由大桥院负责设计咨询和勘察、测量监理工作。
  海太长江隧道
  水域勘察创下了长江水域勘察史上孔位最多、工期最长、投入力量最大的新纪录,自2021年7月15日开工,至2022年2月23日,经过了224个日夜奋战,克服了长江水域水深流急、过往大型船舶众多、台风及寒潮大风天气频发等诸多困难,大桥院勘察团队保质保量地完成515个钻孔和6个CPTU原位测试孔,比计划工期提前56天,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勘察任务。
  北沿江高铁过江通道
  勘察工作自2020年9月26日进场,2021年1月30日结束。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南通段更是享有“黄金水道的钻石段”的美誉,12.5米深水航道贯通后,断面船舶流量之大为世界前列。
  中铁大桥院的水上勘察工程线路从南向北依次穿过浏河水道、白茆沙北水道、海门临时过驳区及过驳区以北的浅滩水域。勘察与通航客观上存在矛盾,勘察项目部综合考虑了工程施工工艺、工期和通航影响,在充分征求了各方意见后,将施工区域划分为11个。
  根据海事部门的建议,2020年国庆前,勘察团队首先在白茆沙北水道南侧水域的6区进行施工,在勘察中熟悉“水性”,发现问题,摸索经验;当年国庆节后,勘察团队进入主航道2、3、4区施工;然后逐步在5、6、7、8、9、10区施工。考虑到江中心风浪大和专用航标调整期间,又将钻探平台调回1区浅滩处过渡施工,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钻探平台处于工作状态,不但节约了工期,还把施工对通航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最终,大桥院勘察团队连续奋战4个多月,完成钻孔298个,进尺27337.6米,比预计工期提前72天完成任务,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


  作为北沿江高铁隧北桥中率先进入桥隧线位的专家,张军杰对这段线位充满期待。与北沿江高铁其他路段一样,南隧北桥的设计速度达到350公里/小时,这意味着高铁过江不减速。张军杰希望,他亲自参与的这一重要过江节点工程早日建成、早日通车,从而早日推动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早日为南通人民造福。
  文字: 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朱晖斌 朱蓓宁 彭军君图片:受访者提供编辑:瞿亚楠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