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今夜迎战意大利,国际排联:永远不要低估中国女排;郑州辟谣“明起全域静默3天”丨夜读
2022-10-12 09:27:00 来源: 解放日报
  明日天气 上海中心气象台今日17时发布今天夜里和明天上海市天气预报: 多云。北到东北风3-4级。明天最高温度21度,最低温度15度。明天相对湿度30%-80%。火险等级气象指数:4级,易燃。
  今日要闻速览
  国家气候中心:拉尼娜事件仍将持续,或影响我国冬季气候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进一步持续,预计会延续到2022/2023年冬季。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冷的现象,通过大气环流影响全球气候。1951年至今发生了15次拉尼娜事件,1986年以前拉尼娜事件的当年,我国冬季均为冷冬,但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后拉尼娜事件当年出现暖冬的频率增加。一般情况下,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冬季气温异常的主要特征为: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拉尼娜事件发生后我国冬季降水主要表现为:大范围降水偏少,尤其是东北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西南地区南部、新疆北部等地;西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偏多。
  郑州辟谣“明天起全域静默3天”,公安机关已立案查处 10月11日,网络流传一个消息称,“郑州市疾控中心上午开会研判,从12日开始郑州市全域实行3天静默管理,包括五市县,先准备几天的菜吧!”。刚刚,记者向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核实后确定,这是个假消息,公安机关已立案查处。


  请市民朋友以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权威消息为准,不信谣、不传谣。提醒市民不需要到超市抢购,郑州市各种生活物资保障充足。 再次提醒大家,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个人应注意自己的言行,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对于编造、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打击并予以曝光,希望广大网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10月12日零时起,上海2个中风险区解除管控 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经研究决定,自2022年10月12日零时起,将以下2个中风险区解除管控:
  浦东新区塘桥街道浦建路38号 闵行区江川路街道东川路811弄35号盒子空间酒店(上海交大店)
  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全域实施常态化防控措施。
  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8例,其中社会面筛查人员1例 10月10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4例,均为隔离观察人员;朝阳区9例,通州区、昌平区各2例,东城区1例;轻型13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10月11日0时至15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8例,其中,隔离观察人员7例、社会面筛查人员1例;朝阳区4例,海淀区2例,东城区、西城区各1例;轻型7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相关风险点位及人员已管控落位。 女排今夜11点迎战意大利,国际排联:永远不要低估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将于10月11日23时迎战八强战对手意大利女排。赛前,国际排联发文:“毫无疑问,意大利有很大希望赢得这场比赛,但永远也不要低估不被看好的中国女排。”
  在8日晚,中国女排曾在16强复赛中和意大利队有过交手,0-3不敌对手。那场比赛,意大利女排在副攻线上有针对性调整,并通过发球冲击中国女排一传,遏制中国女排的进攻。赛后,蔡斌教练认为中国女排队员们还是非常努力,“队员都想尽力拼,但是整体来说,节奏不太好,尤其对方在拼发球时,我们的一传被冲击得有点乱。接发球心态还要调整一下。” 多地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市场或逐渐企稳
  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文,决定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10月1日起,各地陆续发文,积极落实这一政策。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稳楼市政策陆续发布,四季度新房市场有望企稳。2022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 美媒:美国经济或在6至9个月内陷入衰退,形势很严峻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摩根大通公司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10日警告,美国经济可能会在6至9个月内陷入衰退,形势很严峻。杰米·戴蒙当天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虽然美国消费者的状态要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好一些,但通胀飙升、美联储超预期加息等政策以及国际局势带来的影响等问题都为美国经济敲响了警钟。他认为,以上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欧洲经济已经陷入衰退的情况下,这些负面因素可能导致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在6至9个月内陷入衰退。 又有240头领航鲸在新西兰海岛搁浅死亡,尚不清楚搁浅原因
  新西兰环境保护局11日说,继215头领航鲸上周在查塔姆岛搁浅死亡后,在附近皮特岛又有240头领航鲸因搁浅死亡,不清楚搁浅原因。环境保护活动人士10日在皮特岛发现大量领航鲸搁浅。新西兰环保局海洋技术顾问戴夫·伦德奎斯特告诉路透社记者,一个技术小组当天评估情况,并对尚未死去的鲸实施安乐死。“作这个决定不轻松,但在现有情况下,这是最仁慈的选择。”伦德奎斯特说,由于存在鲨鱼袭击人和鲸的风险,无法让这批领航鲸脱浅。鲸鱼救助团体“乔纳计划”总经理达伦·格罗弗说,皮特岛人手不足,无法展开救援。
  生活提示
  企业高管长跑离世后
  网传“长跑会导致猝死”,
  这种说法科学吗?
  近日,某知名高管疑似因长跑猝死一事引发关注。近年来,长跑、越野、马拉松在都市白领中非常流行,不少人把工作中的拼劲延续到了健身上,不管加班到多晚,都要完成晨跑、夜跑等训练计划,周末节假日还时常会与跑友一起拉练。长跑是否会伤身、长跑是否会降低心脏寿命、长跑是否会导致猝死?网友们讨论纷纷,说法不一。相关专家给出了解答。 长跑是否会降低心脏寿命? “心脏就像CPU,只要累计跳到一定次数就会出问题,很难继续工作。剧烈运动是在消耗心脏的寿命,心脏长期高频运转就会提前报废。”这是一则在网上流传很广的说法。 但是,这种说法不正确。跑步等运动不仅能够锻炼心肺功能,而且能增强肌肉力量,持续有效的慢跑还可以起到消耗能量、减少脂肪的作用。长跑、马拉松作为长距离耐力项目,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心肺功能、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和下肢骨密度,还能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病等。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副教授郭黎表示,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加心血管耐力,长期科学合理的马拉松训练,能使心脏体积增大、收缩力量增强、心力储备提高,提高心功能,使人体整体机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授徐昕表示,长期进行马拉松运动,确实会引起心脏结构上的一些变化,如心肌肥厚、心腔扩大、安静心率减慢等“运动员心脏”的表现。但这些其实是心功能良好的表现,是心脏对运动的良好适应,并且是可逆的,不用过度担心。 长跑会伤身甚至导致猝死吗? “长跑伤身”“跑得不好会猝死”的说法也不准确。 徐昕说,运动猝死的全称是“与运动有关的猝死”,而不是“运动引起的猝死”。其所在团队于1999年研究过我国运动猝死的情况,并没有发现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与运动猝死之间的相关性。最新研究显示,猝死多由运动参与者本身存在的疾病引起,直接说“运动造成猝死”不正确。在国外的报道中,运动猝死的发生率与普通人群猝死的发生率非常接近,而马拉松也不是运动猝死发生的最常见运动。眼下,人们经常看到马拉松运动猝死较多的报道,可能与现阶段马拉松运动赛前医学评估等不够普及、马拉松运动受到的社会关注度比较高有关。徐昕说,如果马拉松参与者本来就患有一些潜在的慢性疾病,短时间完成全马距离,造成身体伤害的风险很高。但如果只是慢跑,并以5公里、10公里等逐渐增加跑步距离,那么有益于跑者的健康状况。 郭黎也表示,如果跑者训练方法不合理,或本身有基础疾病,造成运动伤害的概率会很高。有以下疾病的人群参加马拉松运动应谨慎:先天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禁止参加)、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肌炎或有心律失常者等。 目前,绝大多数马拉松赛事在开始之前会通过各种方式提前告知参与跑步项目的禁忌症,这应该引起参与者的高度重视。还有些马拉松比赛需要参赛者提交体检证明,由专业人士评估健康状况,如果患有某些潜在基础疾病,则不允许参赛。所以,长跑者应对自身身体有清醒的认识,不能盲目开跑。 普通人长跑应注意什么? 那么,普通人长跑需要注意什么?如何调节工作、休息和健身之间的关系? 郭黎提醒,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在开始锻炼前,最好请专业人员做一个健康状况评估,细致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降低锻炼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如果要参加长跑等中等强度的运动,建议在运动前进行专业的运动医学筛查和评估,在完成医学检查、体力活动水平测试、运动测试和风险分级的基础上,再决定是否长跑。如果年龄超过35岁,也建议咨询专业人员,了解自己适合或不适合哪些体育运动。如果患有基础疾病,比如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病等,那就不能做剧烈运动。总之,在了解自己身体状况的基础上制定稳妥的运动计划,才能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他还建议,刚开始体育锻炼的人,一定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逐渐增加运动负荷,不要与有长期锻炼习惯的人攀比,否则过度训练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得不偿失。高强度工作后,不要马上进行高强度运动,应先充分休息,将机体调节到舒适的状态后再锻炼。长跑时遵循跑前热身、跑中控速和跑后冷身的科学训练原则,不要用力过猛,盲目追求运动成绩和强度的提高,不要忽视热身、拉伸放松等环节。在运动过程中,应充分感受身体的变化,提高对心血管的关注,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今天的播报就到这里了 解放君与你相约明天见!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凯丽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