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两个零碳村项目建设完工,农民晒着太阳把钱挣
2022-10-21 22:03:00 来源: 攀枝花发布


  10月16日,在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混撒拉村,一排排银灰色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在农房上闪闪发光。太阳能光伏板,既是当地村民的“致富伞”,又是混撒拉村打造零碳村的一大“法宝”。
  在“双碳”战略背景推动下,攀枝花立足资源禀赋与基础优势,确定仁和区混撒拉村、米易县龙华村作为试点,在全省率先“探路”零碳村庄建设。 目前,两个零碳村的项目建设已完工,一幅乡村振兴绿色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混撒拉村“零碳村”核心区域。
  变 化
  在混撒拉村“零碳村”核心区域,放眼望去,不少村民家的屋顶已经安好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村民杨迎春就是其中一户。他坐在装有光伏发电板的大棚下,忙着装果发货。 “大棚屋顶光伏板刚安装完毕,未来可以放心且毫无压力地使用,每月不但可以节省120元电费,还可以把用不完的电卖钱。”杨迎春竖起大拇指说。
  这种喜悦,也能在龙华村村民黄承银的脸上看见。他家的屋顶,光伏板摄取着太阳的光芒,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可持续发展的希望。黄承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家中 安装 光伏发电板60平方米 , 一年可发电21500度 ,余电上网,年收益可达8625.8元,6年时间即可回本。
  在实现“零碳梦”的路上,生活、生产、环境方面,到处都是肉眼可见的变化,很多奇思妙想在这里先行先试。 在“零碳村”核心区域,水光公园、光伏树、光伏餐吧、光伏长廊、光伏路灯、光伏座椅、光伏垃圾桶…… 随着一件件新型光伏产品亮相,给混撒拉村、龙华村村民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生活上, 两个村充分发挥阳光优势,在全村大力推广分布式屋顶光伏、智能光伏等一系列低碳绿电设施,利用村民闲置屋顶、公用设施房顶进行安装。仁和区对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的农户实行三年贴息贷款;米易县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农户屋顶光伏改造,农户使用积蓄或贷款方式自筹资金,社会资本提供贷款担保,并负责建设及后期运维。通过上述措施,消除农户思想顾虑,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
  生产上, 混撒拉芒果产业园内,通过绿色防控监测、灌溉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用量,持续擦亮“攀西芒果第一村”品牌;龙华村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精细化、智能化、远程化。
  环境上, 混撒拉村水光公园通过3 个光伏微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经生物降解工艺,将附近村民的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入公园的人工湿地中,再由水中的亲水植物进行生物净化,从而将生活污水转换为景观用水,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龙华村集镇污水综合治理工程,采用水生植物、水生花卉+AO综合处理方式,处理该村生活污水,既环保、经济,又能以良好的景观效果改善农村环境。 
  路 径
  攀枝花从没停止过探索小山村融入大时代的步伐,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更坚定了攀枝花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建设零碳村庄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攀枝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不断为能源革命奋勇探路 。 2022年,攀枝花在四川省率先提出建设零碳村庄试点的创新部署,并于4月25日正式全面启动项目建设。
  经过半年的施工建设,两个零碳村庄试点项目已基本完工,初见成效。 经初步测算
  仁和区混撒拉村零碳村庄 4大板块12个建设子项目,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50吨,每年光伏设施发电可达260万度,相当于燃烧800吨标准煤发电量,光伏设施收益156万元/年。
  米易县龙华村零碳村庄 5个建设子项目,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00吨,每年光伏设施发电可达200万度,相当于燃烧约700吨标准煤发电量,光伏设施收益约80万元/年。下一步
  攀枝花将积极探索研究零碳村庄建设技术标准,出台全市零碳村庄建设标准导则,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零碳建设的攀枝花样板,为四川省乃至全国零碳村庄建设提供攀枝花智慧,助力国家零碳建筑示范城市创建。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黄薇为
  审核:丁傑
  攀枝花发布
  攀枝花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微信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承办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