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着力推进“人水和谐”的绿色城镇化
2023-02-01 13:57:00 来源: 长江智库联盟

编者按:

2023年1月29日,湖北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会议召开。作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行动纲领,《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备受关注。为了积极响应湖北省委、省政府号召,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联合长江头条邀请多位省内知名专家组织召开了专题研讨会,对《规划纲要》进行了深入解读与剖析,并对未来如何实施《规划纲要》提出了建议。

李浩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教授

《规划纲要》以流域为单元统筹新型城镇化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可进一步突出“人水和谐”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助推以人为本的绿色城镇化,加快跨江发展与港口资源跨区域整合,提升城市能级与都市圈、城市群融合发展,最终实现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融合发展的新局面。

一、推进人水和谐共生,提升城市韧性水平

《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可以“城水耦合”“人水和谐”新理念重塑城市建设与水环境之间良性友好的整体关系。一是,以水定城。通过水资源总量测算与调配,确定合宜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优化城市产业类型及布局,并制定节水发展目标与模式,实现城市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二是,以水塑城。重视从河道硬化渠化以及排水系统工程化向“海绵城市”倡导的韧性城市转型,更加注重精准预测水灾害风险,从宏观层面构建流域统筹应对洪水的解决方案,在微观层面构建适应城市自然地形与人工建成空间形态的海绵基础设施系统,提高河湖与城市蓝绿系统韧性应对雨洪风险的调蓄能力。三是,以水兴城。充分利用城市水岸空间,精心规划滨水用地功能和空间形态,优先布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支持有活力的滨水特色产业发展,挖掘城市水文化精神价值,将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等多重价值的共赢发展。

二、以跨江融合发展为着力点,提升沿江大中城市能级

城市初期由于实力有限,多在江河一侧发展,当城市实力达到较强的程度,江河不再是制约因素,跨江成为必然。从沿江到跨江发展是城市能级的跨越,跨江城市是“鱼骨形城市”,沿江城市是“梳形城市”,显然前者更富有活力。武汉跨江发展上百年,已是超大城市,要继续打造全国全球跨江发展城市样板;襄阳跨江发展70多年,已是“Ⅱ型大城市”,要加快向“Ⅰ型大城市”跨越发展;宜昌跨江发展30多年,要加快向江南地区拓展,巩固和提升“Ⅱ型大城市”综合实力;十堰跨江发展10多年,初见成效,要加快迈向“Ⅱ型大城市”;荆州跨江发展条件较好,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荆州“跨长江发展”,要坚决落实,尽快建成“Ⅱ型大城市”;荆门应以沿江高铁建设为契机,与钟祥城区相向发展,打造跨汉江的“荆钟组合城市”,为形成“Ⅱ型大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三、巩固港口航运跨区域整合成果,推动都市圈城市群融合发展

2021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为推动长江“黄金水道”产生“黄金效益”,决定设立湖北省港口资源整合运营平台——“湖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发起股东为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咸宁5市国资委,这为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发展创造了更好的交通物流条件。到2022年8月,湖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已初步形成全省港口“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运营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港口集团分别与武汉、襄阳、宜昌合作,有效促进了湖北省内三大都市圈的发展。2022年2月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后,湘鄂赣三省加大协同发展力度。湖北要与湖南、江西携手,以三省联合建立的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港航联盟为基础,巩固和提升港口航运跨区域对接融合成果。依托“中三角省际集装箱公共班轮航线”,进一步畅通武汉新港—岳阳港—九江港—南昌港之间物流通道,以港口群一体化促进城市群一体化。以长江中游为基本腹地,巩固武汉新港—上海洋山码头天天班、武汉新港—上海外高桥天天班,逐步加密至宜宾、宜昌、仙桃、沙洋等港口班次,形成长江中上游港口至武汉新港再至上海的“内陆辐”和经上海至全球的“远洋辐”支撑的全球性江海联运网络。同时,加强与湖南合作,共同推动开辟汉湘桂水运通道,助力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