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宜荆荆都市圈丨李柏武:积极融入宜荆荆都市圈 奋力建设产业转型示范区
2023-03-20 16:12:00 来源: 长江智库联盟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院

编者按: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增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2023 年3月4日,湖北省推进三大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了《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2023年3月19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组织召开了第6期“长江学人”思想沙龙——《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专家研讨会,为宜荆荆都市圈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李柏武 荆门市社科联研究员

3月4日出台的《宜荆荆都市圈发展规划》,是湖北立足新起点,进一步推动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功能完善、实现均衡快速发展的一张重要蓝图,也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奋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一张重要“作战图”,对湖北,对都市圈中各城市,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宜荆荆都市圈由湖北省三个相邻的中等城市组成,是省内层面的都市圈,与传统的由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者国家中心城市作支撑的都市圈有着显著的不同,与跨省级行政区划的都市圈也不同,这是一大创新,是一种积极的、有意义的探索,是对当前盛行的“强省会”战略的重大补充,对于拓宽我国城市发展思路、构建不同类型的都市圈非常有意义。

随着《规划》正式颁布,在宜荆荆都市圈如何发挥荆门作用、体现荆门担当、讲好荆门故事,显得十分重要,也很有必要。

一是凝聚发展共识,深化《规划》衔接。荆门与宜昌、荆州之间,地域相接,交通相连,风俗相通,文化相同,人缘相亲,经济往来和区域合作十分频繁,具有建设都市圈的现实基础。坚持规划先行,加强都市圈《规划》与各市十四五规划的有效对接,探索建立一体规划、设施互联、产业共兴、园区共建、环境共治、利益共享的体制机制,构建都市圈“一盘棋”新格局。深化都市圈合作机制建设,加强信息共享,项目共谋,强化重大问题协商制度化、经常化,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不同层面的交流合作。大胆突破行政壁垒,深化各领域改革协同,探索都市圈适度分离改革,加大圈内双向开放和对外开放力度,拓展区域化统一大市场。

二是协同建设一体化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宜荆荆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已有较好基础,但规划项目建设主要以内循环为主,功能协调性和互通互联还不够紧密。要坚持资源要素同用、城市运营同体、竞争优势同构、公共服务同享理念,不断提升同城化水平,提升都市圈能级。加大项目规划力度,适度超前规划,如高铁(随州—荆门—宜昌高铁)、高速公路、机场(荆门冷水)等。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荆门与宜昌、荆州三个枢纽建设,共建30分钟轨道上的都市圈,畅达的公路网,江河、运河航运中心和多式联运中心,协同建设新一代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完善区域机场群,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物流体系。加大交通项目建设力度,打通堵点和断头路(荆荆高铁至岳阳,武汉—天门—沙洋高速公路至宜昌),尽快畅通圈内城市之间和对外联系的通道,增强都市圈的公共服务能力和对外辐射力。

三是产业共链,打造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既要坚持彰显优势、各展其长,又要分工合理、错位发展。坚持创新引领,切实转换发展赛道,加快鄂西工业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突出造链,重点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头部企业、小巨人、单项冠军和产业集群,依托亿纬动力、长城汽车等重点企业,打造华中锂电之都、湖北造车新势力。抓紧改链,深化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千亿产业提档升级,发展精细化工、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协作延链,加强宜荆荆新能源电池产业合作,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产业集群,建设湖北“能谷”。加强宜荆荆优质稻谷、高油酸菜籽、特色果蔬等农林水产品的种养、加工业合作,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协同做好“荆楚好粮油”文章。加强文化旅游消费等服务业的合作,建立共建共享机制,逐步实现宜荆荆文化旅游宣传营销一体化、市场监管一体化、旅游职业资格认定一体化,打造知名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