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要在1毫米内,高铁轨道建造数据精度比绣花还精细
2023-04-06 20:15: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6日讯(记者王谦 通讯员张启山)高铁的平稳运行离不开轨道的平顺。近日,铁四院创新成果《高速铁路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测控装备及平台》荣获“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记者了解到,该成果主要用于实现高铁无砟轨道建设过程中位置的精度调节,数据精度可达亚毫米。轨道平顺性提升,旅客乘坐高铁将更加舒适。

轨道是保障高速列车运行安全、稳定和平顺的核心技术之一。板式无砟轨道是我国高铁主要轨道结构形式之一,其建造关键在于轨道板的精调。为保证良好的轨道几何形位,需要将轨道板逐一调整到设计位置,其精度需达亚毫米级。这是一项比绣花还要精细的“功夫”。

该课题技术负责人、铁四院工程师李路瑶向记者介绍,无砟轨道的道床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的,一旦成型调整就非常困难,因此必须保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轨道的空间几何形位与设计理论位置高度吻合,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

传统的轨道板精调以人工操作为主,不易动态调整、及时反馈和调整监测。铁四院设计团队通过开展轨道板精调测控装备及平台研发,实现轨道板智能化的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精调。利用远程无线控制测量机器人实现自动测量,数据精度达到0.3毫米,精调过程数据同步实时上传到“智能管控平台”,项目管理人员即使不在现场,也能尽知轨道建造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数据,可以早发现、早修正、早补救。

李路瑶称,这项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是轨道施工阶段,同时也为运营阶段的智能化养护维修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例如,可便捷查询施工时的轨道状态,为实现轨道的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前置条件。

据悉,包含这个课题在内,铁四院于2012年启动智能建造系列课题研究。10余年时间,发展成员49名。目前,这支队伍也是我国轨道设计研究的领先团队、规范标准编制的主力军。

“这项创新成果实现人工智能与高铁轨道的有机结合,将设计施工效率提升数倍,推动中国高铁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李路瑶说,该技术成果已经成功保障了昌赣、商合杭、鲁南、常益长、湖杭等项目顺利建成通车。实践证明,应用本技术的高铁轨道线路平顺性更佳。目前在建的莱荣、南沿江高铁等高速铁路项目也正在应用这一技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