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6时,在潜山市天柱山风景区游客中心换乘处,一辆辆接送游客换乘上山去往大龙窝索道的车辆排好队,蓄势待发。换乘车司机汪结旺对车辆转向、制动、轮胎等逐一进行检查后,6时30分,他迎来了五一假期第一波上山游客。
伴随着换乘处不断提示系好安全带的语音播报,一名名游客排好队,陆续登上换乘车。“上车游客请系好安全带,大人看护好小孩,小孩尽量不要坐在第一排,防止磕碰,晕车的乘客可以提前取用塑料袋以防万一。”汪结旺不断提醒着乘客乘车的注意事项,并逐一检查游客安全带是否系好。
“假期才是工作最忙碌的时刻。”送完第一波游客回到游客中心后,汪结旺将车停在指定区域内,排队等待自己的下一次发车,汪结旺趁此空隙,立即开始了车内清洁工作,收拾车内垃圾、扫地拖地、准备备用塑料袋……汪结旺每次发车前都会清洁车内卫生,查看为晕车游客提供的塑料袋是否充足。“保证车内清洁对于晕车的乘客也有一定帮助。在假期内,清洁车辆的速度必须加快,因为游客量增多,每一辆换乘车排队等待游客的时间减少。”汪结旺说,每到假期,高峰时一天需要跑15个来回,大约300公里路程。
这300公里山路,并不好走。从游客中心到大龙窝索道,全程约9公里,却有近80道弯,“山路不易驾驶,弯道多,一直在转方向盘,并且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很累人。”自行驾车上山的大龙窝索道附近村民储先生说。而在这条山路上,汪结旺已经开了10年。
“最需要注意的,是弯道会车。虽然开熟练后可以掌控哪些弯道大车可以在会车情况下过弯,但一定要提前按喇叭,通过弯道路边凸面镜,观察会车情况,并且靠边减速行驶。通过凸面镜的观察,在判断无法同时过弯时,需要提前停车。”汪结旺深知哪些弯能在不越过右车道的情况下过,哪些弯道需要压线,哪些弯道需要越过右车道,在会车时根据弯道弯度决定是否停车避让。“心里有底,但安全仍然需要注意。保证行车安全是我们的职责。”汪结旺说。
除了接送游客,汪结旺所在的换乘车队也会负责接送山上村民上下山,当地村民可免费乘坐换乘车。而附近村民去往城区,也有专车可坐。
汪结旺所在的换乘车队共有换乘车31辆,负责接送游客和村民从游客中心至索道的来往行程,除此之外,游客中心换乘处还停放着两种车辆,一种是从高铁站至游客中心的专线车,一种是从城区至游客中心的农村班线。
涂林峰去年年初成为农村班线的一名司机,相较于其在之前开大货车的工作,“真真切切感受到肩上的一份责任,安全无小事。”涂林峰说。
14时,因游客量较大,天柱山游客中心换乘处只剩下一辆换乘车,其余车辆尚在上山、下山途中,针对这一情况,为避免游客滞留在游客中心,一辆从高铁站至游客中心的专线车承担起了接送游客上山的任务。
接到任务后,曹江亮立即将车行驶到游客上车位置,不到三分钟,车上已无空座,曹江江随即出发去往大龙窝索道,这是曹江亮当天的第三趟“上山路”。
当天,曹江亮7时接安保公安人员上山后,在上午又跑了1班原路线和2班换乘路线。
18时,换乘车司机杨世代开完当天其最后一班换乘车,“假期游客量大,中间几天游客量达到高峰,头尾两天相对较少。”杨世代说,在高峰时段,司机需要从早上6时工作至20时左右。“有时候20时之后也有部分游客需要下山,在夜间会有四名司机在山上值班。”杨世代4月30日至5月7日将在山上值夜班,随时待命,保障游客全时段下山需求。(见习记者 管炜 全媒体记者 徐志远 通讯员 刘汉迪 许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