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泛三峡区域人力资源合作联盟成立。(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吴延陵 摄)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宜昌纵深推进国企改革,脱去行政“马甲”,打破机制“藩篱”,激荡人才“活水”,涌现出一批活力竞相迸发、动力更充沛的现代新国企。
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
在国内率先推出三峡人才Care福利平台、参加菁英天使基金投决委会议、推动人才公寓平台上线并开展配租……4月份,湖北三峡人才集团总经理杜宇的工作日程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现面向全球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4名。”去年4月,湖北三峡人才集团发布“招才令”,掀起了一场引凤来宜的“人才风暴”。
41岁的杜宇毕业于四川大学,先后在海航集团、中远海运集团从事战略投资、企业管理、资本运作等工作。经过猎头举荐、简历筛选、初试、复试、背景调查等环节后,他顺利入围。“是宜昌市‘1+4’人才新政,坚定了我接受这份工作的信心。”杜宇说。
风起云涌,勇立潮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陆续成立100多家国有人才集团。立足自身特色,湖北三峡人才集团聚焦人才基金运作、人力资源服务、人才公寓开发运营三大主体业务。
在杜宇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公司各项业务逐步起色。3月30日,省内外7家人才集团与湖北三峡人才集团签订“共建三峡人才生态圈”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三峡人才“朋友圈”。“今年我们将从80个项目库中,筛选出20个产业领军项目进行基金投资,同时打造百万人才资源数据库,目前数据库中已有42万份简历。”杜宇透露。
职业经理人制度成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目前,宜昌城发集团、宜昌产投集团等国企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外部市场化选聘和内部公开竞聘相结合的方式优选专精人才。“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通过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为企业带来‘活水’,发挥‘鲶鱼效应’。”市国资委相关科室人员说。
揭榜竞职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赶项目进度、保施工安全、抓工程品质。三峡科创就业服务基地项目负责人黄正昭每天忙得劲逮逮。“既然揭了这个榜,就必须保证项目年底如期完工。”
“如果在进度、在品质上达不到要求,我就引咎辞职。”2022年3月,黄正昭拍案立下“军令状”,揭榜宜昌城发集团首个公建项目——三峡科创就业服务基地,自此开启“泡工地”模式。他推行安全隐患销项责任制,主导构建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全力打造示范工程标杆。
“用好揭榜挂帅‘指挥棒’,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怪圈,让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宜昌城发集团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饶学敬介绍,2022年集团11个重点项目实行揭榜挂帅。
打破“铁饭碗”,干部能上能下。2022年3月,宜昌粮食集团启动全员公开竞聘。121个岗位虚位以待,145人次报名、142人参加考试。
“通过此次人事改革,集团中层管理人员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占比由44.44%上升至69.23%,平均年龄由42周岁下降至39周岁。”宜昌粮食集团企业管理部部长陈洁介绍。
宜昌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市属国企一级企业及各级子企业共574名经理层成员与企业签订了任期合同或契约,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100%落实。同时建立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制度等,实现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
用好中长期激励倾心留才
诚心引才、精心用才,更要倾心留才。用好的激励机制是留住人才的一把“金钥匙”。
安琪酵母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限制性股票将于2023年5月8日解锁并上市流通。“安琪实施以限制性股票激励为代表的中长期激励来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和维系人才队伍稳定。”安琪酵母总经理助理高路说。
2021年5月,安琪酵母向734 名激励对象授予878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总金额达2.1亿元。在734名激励对象中,科技人才占比超过40%。通过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安琪酵母建立了公司与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管理骨干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谐共生机制,最大范围绑定了核心员工,留住了关键人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自公司员工股权激励实施以来,安琪酵母经营效益稳步增长。2021年安琪酵母实现营收106.75亿元,同比增长19.5%;2022年,安琪酵母实现营收 128.43亿元,同比增长20.30%。
高路介绍,未来公司将持续探索项目跟投、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方式,不断丰富中长期激励“工具箱”,为企业建设全球第一酵母企业、国际一流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澎湃动能。
中长期激励“政策包”和“工具箱”更加丰富。市国资委出台了《出资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操作指南》,鼓励市属国企探索实施多元化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强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度,保障人才的发展空间。同时,宜昌在全省市州率先出台《支持国有创投机构投资人干事创业的九条意见》,探索实施员工持股、跟投机制及尽职免责等机制,充分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内生动力,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记者 赵璟一 通讯员 佘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