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用翅膀投票,越来越多选择驻足江城
2023-05-19 11:42: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9日讯武汉新发现的物种——绯红金粟兰,长什么样子,在哪片山头?红灰蝶四处飞舞,能不能作为武汉生态向好的指示物种?5月18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举办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日活动,揭晓了去年启动的“遇见生物多样之美·寻找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指示物种”随手拍短视频征集活动的获奖名单。

颁奖现场。记者刘斌 摄

一年来,一批生态环境工作者、环保志愿者、高校科研院所人员、摄影爱好者积极参与,共征集入选作品85件,内容涵盖鸟类、哺乳动物、昆虫、水生植物等。

专家从新颖性(新物种)、保护性、艺术性、科普性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审,选出优秀作品18件,其中,青头潜鸭、天敌昆虫异色瓢虫、绯红金粟兰3件作品获一等奖,另有5件作品获二等奖,10件作品获三等奖。

颁奖现场。记者刘斌 摄

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吴刚和他的团队,在东湖风景区内发现了虎甲蛉蟋、红灰蝶,说明我们的城区生态在逐渐变好。

越来越多的鸟儿用翅膀投票,驻足江城。武汉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冯江,15年来坚守沉湖湿地,他最大的感受是:“2013年统计有169种鸟类,今年增加到277种,鸟类超过10万只,鸟儿变多了,生态状况越来越好了。”

绯红金粟兰。赵鑫磊供图

“从去年十月到今年四月,估算约有10万只罗纹鸭快乐飞掠武汉,大约200只青头潜鸭在武汉生儿育女。”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说,这说明武汉已经成为鸟类乐园、“候鸟天堂”,人鸟和谐共生,共享这片天地。

在黄陂三中拍摄到了神奇的桃花水母,长江日报摄影记者彭年介绍,桃花水母是典型的生态环境指示物种。它的到来,说明武汉生态的确是越来越好。(长江日报记者金文兵 杨丝涵 通讯员通讯员于海涛 傅为高 郭梦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