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才 铜成长
2023-05-22 15:45:00 来源: 铜陵新闻网—铜陵日报

与人才,铜成长。这是2023“智汇铜都”人才周的主题,也是铜陵这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美丽的滨江城市,与广大人才的一次亲密交流与对话。

刚刚过去的一周多时间里,铜都大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我们首次以盛大的节日仪式,以“1+6+23”系列活动为主要内容,邀请到8位海内外院士、30余位省直部门领导、22位海外人才、600余位知名企业家以及众多媒体人士相聚铜陵,用最高礼遇、最大诚意,多场景、多类型、多维度搭建人才交流、学术研讨、需求对接、成果转化平台,向广大青年英才展示了“礼遇天下、智汇铜都”的求才诚意,释放出铜陵广聚天下才的强烈信号。

城由才兴,才以业聚。当前的铜陵,正以人才周活动为契机,广聚海内外优秀人才来铜创新、创业、创造,推动城市与人才共享发展机遇、共筑前途梦想、共赢美好未来。

与人才,铜成长,这是一场高朋满座的盛会

初夏的铜都,万物竞秀,生机勃发。

5月16日上午,我市在美丽的天井湖畔高规格举行2023“智汇铜都”人才周开幕式。院士专家、高层次人才等各行各业近500人参加开幕式,一同谋划铜陵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院士专题报告、高层次人才协会揭牌、企业和高校主旨演讲,《“人才铜聚”行动计划》和《铜陵市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企业与科研院所战略合作签约,科技人才贷授信、人才房票发放、引才大使聘任、在外商会人才工作站授牌……一个个含金量十足的“大招”,令人目不暇接。

“虽然近些年身在北京,但一直心系家乡的美景、美食和乡情。每次回乡,所见所闻都感受到家乡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基础设施愈加完善、县域经济大幅增强,这些巨大的变化对在外游子而言,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旭光诚邀广大企业家和专家到家乡投资兴业。

“近年来,铜陵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砥砺前行,努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诚邀天下英才,聚焦六大产业链,大力双招双引,经济社会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真心为铜陵感到高兴……”专题报告一开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文清深情回顾了自己与铜陵近20年时间合作的历程。

“铜陵市对人才越来越重视,实施的各项政策针对性强、吸引力大,相信对铜陵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沈政昌参会期间对记者说,铜陵作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更需要大批人才,尤其是高端专业人才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就被这座城市的美丽所震惊,我建议身边的朋友和家人们都来这里看看。”来自摩洛哥的海外人才欧麦玛此次被聘为“铜陵市贸促合作推广使者”。他告诉记者,自己正在寻找可以开展进出口生意的产品,相信在铜陵一定会找到。

铜陵向广大人才展示发展新形象,人才也向铜陵贡献智慧新力量。人才周活动期间,天南海北的院士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共同围绕把铜陵打造成人才荟萃之地、价值实现之地,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金融赋能等领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为铜陵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过去的一周多时间里,30场次活动轮番上演,每一场都有相关领域专家人才、有关领导、企业家和媒体朋友参加,累计吸引线下1.5万人次参与,线上2500余万人次围观互动。仅开幕式,就吸引了470余万人在线观看,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0余家中央、省级媒体给予广泛关注。

与人才,铜成长,这是一份诚意满满的邀约

“相信只要你怀揣创新的梦想,在铜陵就一定能找到梦想实现的地方。”开幕式上,市委书记丁纯发出热忱邀请,传递了铜陵广聚英才、以才兴市的最强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当前,铜陵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各类优秀人才为铜陵发展加油助力。本次人才周的两个重磅活动就是发布《“人才铜聚”行动计划》和《铜陵市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为各类人才搭建“人生出彩”的舞台,营造“心向往之”的环境。

作为全省首个开展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之地,我市聚焦青年人才之需,提出着力打造“五个之城”:普惠均衡的成长之城,搭建优质教育体系;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从引才、用才、育才着手,全方位多角度打造人才激励计划;精致高效的品质之城,让青年享受更加多元、绿色、安全的宜居生活;乐享生活的友好之城,让青年友好元素在铜陵完美体现,青春乐享触手可及;建功立业的奋斗之城,全力支持青年在铜陵建功立业、绽放异彩。

翻开“五个之城”建设的具体行动方案,干货满满。如设立在铜高校、职业院校“产业教授”流动岗位,按支付薪资待遇的30%给予院校补助;设立“铜都英才”培育项目,分产业创新、科技创业、经营管理、产业技能等8个类别,每批评选50人左右;加强高品质人才(青年)公寓、青年驿站建设,为来铜求职大学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对来我市企业工作的大学生探索实行3年内免租金入住人才公寓;落实好“产业人才8条”政策,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生态等等。

同时,着眼于产业发展与人才工作相融合落子布局。如加大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提高人才专项经费投入比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100个,引育领军人才1000名,新增大学生等基础人才10万名;培育“铜陵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30名以上;助力铜陵学院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推动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等。

来自六安的方小桥是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的学生,大二的她正在找企业实习,她认为铜陵有不少对学生有利的政策。“之前我也参加很多招聘会,比较之后发现铜陵对大学生的就业优惠政策非常好,加上自身所学专业是机器制造,铜陵正好也有很多相关的企业,所以我和同学们基本上都会选择留在铜陵就业。”方小桥说。

铜陵印象河边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王磊在分享自己返乡创业经历时说,自己当初的选择与地方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铜陵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很多政策支持与金融扶持,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经历,鼓励更多青年才俊留在铜陵就业、创业。”

人才,因融入城市而更加光彩夺目;城市,因人才汇集而更加欣欣向荣。本次人才周活动还建立了以才引才纽带,聘任了8位院士专家和知名企业家担任铜陵引才大使,聘任了20名高校就业处长担任铜陵招才引智顾问,授牌设立在外铜陵商会人才工作站10家。活动还促成了60余个合作项目,铜化集团与俄罗斯科学院机械化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的“实招”“硬招”,彰显了这座城市引才、留才、惜才的满满诚意,也必将为广大人才的成长提供一片沃壤。

与人才,铜成长,这是一座人才有位的热土

回顾铜陵的发展历程,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

早在铜陵建市之初,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汇聚铜陵、扎根铜陵、建设铜陵,创造了一个火红时代,拼出了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改革开放以来,铜陵解放思想,率先探索用工制度、干部人才管理等一系列改革,面向全国招贤引才,发展迈出新步伐,构筑起资本市场“铜陵板块”。2022年,铜陵成为全省人口净流入6个城市之一,制造业吸引人才及人力资源占比由28%提高到35%,人才环境活力指数居长三角中心区27市第8位。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我市坚持把软环境塑造与硬环境打造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努力让人才生活舒心、工作顺心。我市将全方位扩容升级就业、教育、住房、社保等方面政策举措,构建人才诉求“一窗办理”、人才服务“一站供给”、人才发展“一帮到底”的服务闭环,努力让更多青年才俊来铜发展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金字招牌来打造,坚持对标沪苏浙、办好自己事,突出用户思维、客户体验,把人才当自己人、把人才的事当自己事,推深做实说“不”提级管理、首问负责制,全面推行人才政策免申即享,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努力让各类人才在铜陵创新愉快、创业愉快。

与人才、铜成长,是铜陵的心声愿望;勇争先、创一流,是铜陵的城市追求。

人才周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影响是深远的。铜陵重才爱才的生动实践不是“微电影”,而是“连续剧”。市委、市政府会一如既往礼遇人才、厚爱人才、成就人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在擦亮引才品牌、筑牢用才平台、创优留才生态上拼尽全力、不设终点,进一步凝聚各方英才智慧,汇聚干事创业力量!(汪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